课题:复式统计表内容摘要:
预设:我们发现在比较男、女生人数、总人数的时候,看四张统计表比较麻烦,可以把这四张表合并起来。 预设:组别、 性别、人数、合计 2: :这张统计表与原来的统计表有何不同。 :根据原有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尝试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如何求“总计”。 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交流内容:。 2.说说“总计”是怎么求的。 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认识表头、总计 导学要点: 认识表头所指向的类别,以及感差统计表的方法 总计的计算方法:各小组总人数的总和;男女生人数的总和(可以互相检验)。 ( P85 上问题) 表的优点。 导学要点:复式统计表可以进行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 三、练习。 (。课题:复式统计表
相关推荐
,那么,低于平均分 6 分应记作 ( ),这个分数实际是 ( )分。 ①- 6 分 ② 86 ③ +6 分 ④ 98 分 小红和小军走在东西方向的大街上,小红向东走 328 米记作- 328 米,那么 小军向西走 220 米应记作 ( )。 ①+ 220 ②+ 220 米 ③- 220 ④- 220 米 以军军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 为负。 如果军军从家走了+ 60 米,又 走了- 110
它的面积与它边上的钉子数有什么关系。 ②当多边形内只有 1 枚钉子时,用 n 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用 S 表示多边形的面积,那么 S=。 先在小组里交流,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类多边形的面积。 ( 4)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强调:内部只有 1 枚钉子。 任意一个多边形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2.活动二: 探索内部有 2枚钉子的多边形面积与它边上钉子数的关系。 如果多边形内有 2
黑板上。 学生的算式可能有: 29+ 46+54 29+46+ 54 29+46+54 =75+54 =29+(46+ 54) =46+ 54+29 =129(人 ) =29+100 =100+29 =129(人 ) =129(人 ) ( 4)让抄写算式的学生说说自己如此计算的理由,包括运算的根据,以及怎么想到把 46 和 54先相加的。 ( 5)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 ?为什么 ? ( 6)
,两个底角。 ( 2)认一认: 指出上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 底角分别在哪里。 指名学生上台指认。 ( 1)剪一剪。 教师介绍:刚刚我们认识了等腰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来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先将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对角线,然后沿对角线剪,展开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课件演示过程) 学生动手剪等腰三角形,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 ( 2)折一折,议一议。
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 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 实物操作 分 4 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 3 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 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