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数一数教学设计x内容摘要:
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 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 实物操作 分 4 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 3 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 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 1— 10 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 110 这1。课题一数一数教学设计x
相关推荐
,两个底角。 ( 2)认一认: 指出上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 底角分别在哪里。 指名学生上台指认。 ( 1)剪一剪。 教师介绍:刚刚我们认识了等腰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来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先将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对角线,然后沿对角线剪,展开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课件演示过程) 学生动手剪等腰三角形,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 ( 2)折一折,议一议。
黑板上。 学生的算式可能有: 29+ 46+54 29+46+ 54 29+46+54 =75+54 =29+(46+ 54) =46+ 54+29 =129(人 ) =29+100 =100+29 =129(人 ) =129(人 ) ( 4)让抄写算式的学生说说自己如此计算的理由,包括运算的根据,以及怎么想到把 46 和 54先相加的。 ( 5)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 ?为什么 ? ( 6)
作,两个学生负责用量角器量每个角的度数,另外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和计算,并填写下表。 三角形 名称 3 个内角的度数 3 个内角度数的和 ① ② ③ ( 2)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出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 180 ,但一定会接近 180。 ( 3)回顾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 3个内角的和是 180 ,有些同学计算出的三角形的
用,在实验室中怎样获得少量的 O2? (观 后谈感受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 生: (思考回答 , 组内交流 , 明确学习导向。 ) 师: 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分组探究实验 [25]、实验 [2— 6]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快慢 ① 过氧化氢溶液 ② 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③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