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整理与练习8内容摘要:
形,所以,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中都有“247。 2”。 三、巩固练习。 ( 15 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计算“练习与应用”第 2 题。 按照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列式计算,注意计算正确率和单位名称。 25 第 1 题。 ( 1)看长方形,分别数出长和宽,并算出面积。 再看平行四边形,说出底和高。 算出面积后,与图 1 比较两个面积有什么关系。 说说如果不计算,你能知道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吗。 在点子图上,不必用尺量,一格就代表一个单位长度。 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 得出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 2)数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积。 与图 2 面积比一比,有什么关系。 在平行四边形中添一条线,观察是否。课题:整理与练习8
相关推荐
作,两个学生负责用量角器量每个角的度数,另外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和计算,并填写下表。 三角形 名称 3 个内角的度数 3 个内角度数的和 ① ② ③ ( 2)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出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 180 ,但一定会接近 180。 ( 3)回顾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 3个内角的和是 180 ,有些同学计算出的三角形的
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 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 实物操作 分 4 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 3 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 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 1— 10
,两个底角。 ( 2)认一认: 指出上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 底角分别在哪里。 指名学生上台指认。 ( 1)剪一剪。 教师介绍:刚刚我们认识了等腰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来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先将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对角线,然后沿对角线剪,展开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课件演示过程) 学生动手剪等腰三角形,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 ( 2)折一折,议一议。
用,在实验室中怎样获得少量的 O2? (观 后谈感受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 生: (思考回答 , 组内交流 , 明确学习导向。 ) 师: 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分组探究实验 [25]、实验 [2— 6]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快慢 ① 过氧化氢溶液 ② 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③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生:
属制品。 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录像、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 设置背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 ① 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 ② 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 ③ 用小刀割一下; ④ 用铁锤锤一下; ⑤ 用酒精灯加热; ⑥ 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