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半夏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夏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长期以来主要靠采集野生资源提供商品。 近年来,由于环境、气候、资源的变化,导致野生资源日渐枯竭,而人工种植发展缓慢,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扬,2005 年冬药市每公斤 55 元至 65 元,2004年同期每公斤价 45 元。 用传统方法种植半夏一般亩产鲜块茎 500 公斤至 750 公斤,折干率 25%至 30%,每亩产量 125 公斤至 200 公斤,而根据产地高产实践经验,高产田平均块茎单产鲜重达 850 公斤至 1500 公斤,增产显著,亩产值10000 元以上,效益可观。 种植半夏除做好常规的田间管理工作外,还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措施:间作套种半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耐寒、耐阴蔽,但不耐旱、怕强光,因此半夏可在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种植,或与小麦或在阔叶果木林中套种,也可与玉米、油菜、高梁、豆类等高秆植物间作,这样就在管理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的同肘管理了半夏,既合理利用了土地,又增加了效益。 精心培育良种优良的种子,是种植半夏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生长发育健壮的优良单株作采种母株。 其次,对采种的母株,应单育并加强水肥管理。 再次,为防止品种混杂,还要进行单收、单藏。 最后,要及时采收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而重的块茎作种。 早春覆膜提前育苗据试验,在 20至 25条件下催芽,待大部分芽鞘发白时栽种并覆盖地膜,比既不催芽又不覆膜栽种的提早 30 天出苗;比不催芽仅盖地膜的则提前 25 天出苗。 同时催芽盖膜比对照增产 不催芽仅盖膜的比对照增产 芽催出后栽种,使半夏种提前完成了发芽前的内部生理变化过程,盖地膜使地温增高并提前达到出苗所需的温度,芽很快长出地面。 催芽盖膜除保墒增温提前出苗外,还能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使植株抗旱耐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吸收功能和生理功能,为半夏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覆膜时应使地膜平整地紧贴在畦埂上,用土压实,做到紧、平、严。 当气温稳定在 15至 18、出苗 50%左右时,揭去地膜,以防膜内高温烤伤小苗,去膜前,应先进行炼苗。 方法是中午从畦两头揭开通风散热,傍晚封上,连续几天后再全部揭去。 高温期畦面覆物推迟倒苗 6 月中下旬以后,逐步进入高温季节,保持畦面湿润,尽量推迟半夏地上部分枯萎时间,是提高半夏产量的重要措施。 据试验,在每年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分别覆盖稻草、麦秸(糠),7 月下旬倒苗仅为 5%,长势良好,而对照组倒苗则高达 78%。 由此看来,地面覆盖能相应地延长半夏的生长期,光合作用期也相对延长,光合产物在块茎中积累较多,所产块茎长得越大产量越高,比对照增产 且覆盖区比未覆盖区的杂草明显减少,叶腐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这也是半夏增产的重要原因。 若雨水较大,土壤水分过多,还应及时将所盖麦秸去掉,以防地下块茎腐烂减产。 中耕除草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避免草荒。 中耕深度不超过 5 厘米,避免伤根。 因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其根系集中分布在 12 厘米至 15 厘米的表土层,所以中耕宜浅不宜深,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半夏早春栽种,地膜覆盖,在其出苗的同时,狗尾草、马唐草、牛筋草、画眉草、香附子、苋菜、小旋花、灰灰菜、马齿苋等杂草也随之出土,且数量多,影响半夏的产量。 因此可选用乙草胺防除半夏芽前杂草,早春地面喷洒除草剂后再盖上地膜,对多种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具体用法按药品说明书中规定操作)。 人工栽培半夏中,根据季节不同还可选用不同的除草剂,春播半夏的除草剂宜选择稳杀特,秋播选用稳杀特和乙草胺均可。 喷施药肥促高产实践表明,高温干旱期喷施亚硫酸钠液可使半夏增产。 因为半夏在夏季气温持续高达 30时,由于高温和强光照,使半夏的呼吸作用过强,消耗的物质超过光合作用所积累的物质,导致细胞原生质结构的破坏而“倒苗”。 就半夏生产而言,“倒苗”缩短了半夏的生长期,严重地影响半夏的产量。 因此,在生产中采取措施延迟或减少半夏的夏季“倒苗”,是实现半夏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 在栽培中除采取适当的蔽阴和喷灌水以降低光照强度、气温和地温外,还可喷施植物呼吸抑制剂亚硫酸钠 液,也可喷 硫酸钠和 素及 2%过磷酸钙混合液,以抑制半夏的呼吸作用,减少光合产物的消耗,从而延迟和减少“倒苗”,可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实施 范种植按照 求对半夏的种植、采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限定半夏药材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含量,运用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可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