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简易方程导学案内容摘要:
审核:马建国 17 金积中心学校 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 单元名称: 简易方程 设计者: 吴军 课题 解方程(二) 课 型 新授 课时 安排 1 第 四 单元 第 7 课时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例 1 讨论了形如 χ + a=b χ a=b 的方程的解法。 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的全过程的直观图示,题中的数据较小。 教材中提示可以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帮助解方程。 借助三幅图的演示,展现了解这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 教 学 目 标 能根据题目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会解开如 x+a=b xa=。 b的方程。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 根据题目找到等量关系,开出方程并会解。 难点: 理解此类方程的原理。 导 学 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复习等式的性质 前两天我们学会了等式的性质,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 1)如果 5+3=8,那么 5+3- 3=8() ( 2)如果 50- 13=37,那么 50- 13+13=50() ( 3)如果 a- 7=8,那么 a- 7+7=8() ( 4)如果 X+ 9=45,那么 X+ 9- 9=45() 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等式有什么性质呢。 我们齐来说一遍。 ( 3)( 4)题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们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质对方程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将应用等式的性质来帮我们解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审核:马建国 18 学习目标 能根据题目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会解开如 x+a=b xa=。 b的方程 导 学 案 个性化建议 自主预习 出示例 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你能列出方程吗。 这个方程用天平怎么表示呢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 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 x呢。 天平两边还平衡吗。 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合作 探究 为什么同时减 3而不是其它数呢。 检验方程的解。 X= 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 1)先写 “ 解 ” ,等号要 对齐。 (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展示提升 下面的方程你打算怎样算。 ①X + = ②X - =4 ③X - 6= ④X+5=32 我会填。 ( 1)含有()的()叫方程。 (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方程的解。 ( 3)求()叫做解方程。 ( 4) x- 15=20这个方程的解是() 审核:马建国 19 反馈测评 我会选 ( 1) χ + 32= 76 的解是() A、 χ = 42B、 χ = 144C、 χ = 44 ( 2) χ - 12= 4的解是() A、 χ = 8B、 χ = 16C、 χ = 23 ( 3) χ + 8= 60的解是() A、 χ = 480B、 χ = 52C、 χ = ( 4) χ - = () A、 χ = 5B、 χ = 20C、 χ = 2 全课总结 小结:上面我们解方程的根据是什么。 说明: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 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课后反思 审核:马建国 20 金积中心学校 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 单元名称: 简易方程 设计者: 吴军 课题 解方程( 三) 课 型 新授 课时 安排 1 第 四 单元 第 8 课时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例 2以 3X=18为例,讨论形如 aX=b方程的解法,其思考方法与解形如 X247。 a=b的方程是一致的。 教材仍然凭借天平演示的图示,引导学生由天平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 教 学 目 标 初步学生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会解形如 ax=b的方程。 进一步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理解形如 ax=b的求解依据。 导 学 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复习方程的意义。 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X与 4的和等于 40 X的 3倍等于 40 X的 3倍加上 4等于 40 学习目标 初步学生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会解形如 ax=b的方程。 导 学 案 个性化建议 审核:马建国 21 自主预习 出示方程 3X=18,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方程和上次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怎样解呢。 实验演示,在天平的左边放三个纸盒装小木块,每个盒内的木块数相等,三个盒内的木块总数量 18个。 在天平右边放 18个木块。 此时天平平衡。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拿去两边的木块或纸 盒,让左边只剩下一个盒子而天平继续保持平衡呢。 对学生的意见进行了点评:哪种拿法用到了等式的性质。 合作 探究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探究方程。 引导学生验算: X=6是方程的解吗。 大家验算。 展示提升 课件出示:三瓶墨水一共。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先列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 引导学生分析图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哪一个可以当作未知量。 让学生试着列方程,指名回答:板书: 3X= 引导学生思考:左边的方程表示什么。 方程的右边表示什么。 解方程。 指名学生上台演 示,并讲解每一步的根据,然后集体订正。 3X= 解: 3X247。 3=247。 3 X= 检验:方程左边 =3 ==方程右边 所以 X=。 解下列方程 3X=90 4X=10 5X=55 审核:马建国 22 导 学 案 个性化建议 反馈测评 解下列方程并验算 3X=21 4X=44 7X =49 实践运用 一条路已经修了 600米,还剩下 256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食堂运来 150千克大米, 5天吃完,每天吃了多少千克。 全课总结 小结:上面我们解方程的根据是什么。 说明: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 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课后反思 审核:马建国 23 金积中心学校 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 单元名称: 简易方程 设计者: 马振营 课题 解方程 ( 四 ) 课 型 新授 课时 安排 1 第 四 单元 第 9 课时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例 3给出了已知条件与问题,教材先给出示学生已学过的算术解法,再引导学生将未 知数设为 x,列出方程解答。 根据题意把字母或数代为这个数量关系式就列出方程。 教材中写的是前一种等量关系,用加法表示比用减法表示更容易思考些。 教 学 目 标 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导 学 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解下列方程 x+=10 = = x247。 4=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 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导 学 案 个性化建议 审核:马建国 24 自主预习 教学例 3. 出示题目。 (课件) 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警戒水位、今日水位,及其关系。 同学们想想,“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 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 合作 探究 交流。 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如第一种,学生根据的是“警戒水位 +超出部分 =今日水位”这 一数量关系(由于左右相等,也称等量关系)所得到的。 解出方程,注意书写格式,并记着检验(口头检验)。 对于第二种,可以肯定学生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但方程不容易解,为什么呢。 因为 x是被减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列的方程,未知数前最好不是减号。 展示提升 解决“做一做”中的问题。 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 有哪些等量关系。 评讲,特别提醒:别忘了检验。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 8 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四年级共有 80 名男生分成 5 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 食堂运来 150 千克大米,是面粉的 3 倍。 食堂运来面粉 多少千克。 导 学 案 个性化建议 审核:马建国 25 反馈测评 解下列方程 x+4= = = x247。 = 根据已知条件,写出下列各题中的等量关系 商店有大自行车和小自行车共 80辆。 大自行车的辆数是: 小自行车的辆数是: 全课总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警戒水位 +超出部分 =今日水位① x+= 今日水位 — 警戒水位 =超出部分② x+= 今日水位 — 超出部分 =警戒水位③ x= 答:警戒水位是 米。 课后反思 审核:马建国 26 金积中心学校 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 单元名称: 简易方程 设计者: 马振营 课题 解方程 ( 五 ) 课 型 新授 课时 安排 1 第 四 单元 第 10 课时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例 4 以节约用水为题材 ,先 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 ,再给出条件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去寻找所需条件的分析能力 .在例 3 的学习基础上 ,本课直接介绍列方程的解法 .教材选用了同一数量关系用乘法表示 ,这样学生更容易思考 . 教 学 目 标 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答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列出。第四单元简易方程导学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导学案
视了,带了眼镜,我想,他们的不便是视力好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关于自理能力, 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肯定什么也没做过,从我接班到现在值日都是我陪孩子们一起做,手把手的教,即使这样,有一部分孩子还是不会扫地。 我希望所有的妈妈们,把扫地的任务交给孩子来做,一定告诉孩子,怎样才能把地扫干净,怎样用畚箕,(比方说用畚箕的时候,畚箕要翘起来一点,垃圾才扫得进去。 )怎样拖地板„„他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利用书 63页活动 1分析: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的事实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的差别,简单介绍其中原因。 1月气温 7月气温 海洋 高 低 冬暖夏凉 陆地 低 高 冬冷夏热 这两幅气温分布图,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 活动针对较好的学生能完全明白,一般的学生有难度,要分层次教学。 内容小结 :利用板书,强调重点 课后作业:总结整节课重点
第十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这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叫大数翻倍法,可以比较快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③引导:你能用大数翻倍法求后两组数 10和 2 20和 30的最小公倍数吗。 自己试试看。 学生独立用大数翻倍法求最小公倍数。 交流:哪位来说说你是怎样求出这两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小结: 能说说大数翻倍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 三、发展题练习 1.做练习七第 12题。 (1)求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