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内容摘要:
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2) 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 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3) 据材料三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材料四: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 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 罗马实行一 3 种“保护人制度”。 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4) 材料四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5)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 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 1) ( 2)有利于选拔人才;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盲目决策。 (3)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 ) (4)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 (5)罗马法的一些基本原则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课堂训练 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 ) A.习惯法 C.《十二铜表法》发表 D. 万民法颁布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 ) A、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格的债务奴隶制 D、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 , 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推荐
④交流有关《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的背景资料。 2.抓字眼,明诗意。 ①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③汇报。 ,你看见了什么。 感受到什么。 从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从哪些字、句体会出来的。 3.多诵读,悟诗情。 ①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
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 还得验证。 还得有理由。 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 纸上吗。 [出示要求。 ]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 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5 2=10 二五得十 3 个 5 想加 3 5=15 三五十五 4 个 5 想加 4 5=20 四五二十 5 个 5 想加 5 5=25 五五二十五 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 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 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
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 ( 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 (板书: 8247。 2=) 提问:算式中的 8 表示什么。 2 呢。 ( 3)小组讨论: 8247。 2 等于几呢。 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 (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 8247。 2 时,可以先看除数是 2,就想 2
要用竖式吗。 每题哪里可以不用竖式。 ( 3)练习二第 2 题。 让学生观察前两小题,说说每小题要怎样算,明确分别是:每次加 9,连加5 个 9,每次减 7,连减 5 个 7。 出示第三小题,让学生观察思考:最后 35 是怎样得到的。 □ 里的数要怎样算。 同桌讨论讨论。 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 整理思路。 出示两道实际问题。 ( 1)学校运动队有 25 名女生,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