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摘要:

不成功。 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 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 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 ”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 13个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十 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 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 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 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 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 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 二十几个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我把教材第 118 页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 1)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 到了上铁的性质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第 118 页实验 6- 1)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 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 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 ”启迪学生对教材第 119页讨论题“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的认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有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 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 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学生都有制作简易的教具参与展览:如水的净化简易装置,实验室制取 O CO2 的简易装置等;带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167。 3- 1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