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的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师】(总结)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 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也对所经过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北大西洋 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气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学生看课本,回答老师问题。 【生】 (回答) 洋流 是指大洋圈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生】 (回答) 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 【生】合作讨论,总结回答。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对于较为简单的概念性内容, 通过提问的形式,让 学生通过 参与阅读、分析、归纳的过程,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并成为课堂的主体。 知识补充 除了性质分类,洋流还可以从成因上分成三类 ( PPT展示相关图片) : 风海流:主要由盛行风推动海水运动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由海水温、盐度差异引起海水密度差异,从而导致海水运动而形成的洋流 补偿流:风力和密度差异产生的洋流使海水流出海区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海水来补充而形成的洋流 观察直布罗陀海峡两边海水盐度、密度的差异及表层、底层海水的流向 让学生知道洋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转折提问 以 上我们了解了洋流的 性质 和分类 ,那么世界 上这么多 洋流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 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又有什么联系呢。 积极听课,跟上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 3 组,对照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分别探讨: 1中、低纬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 2中、高纬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 3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冬、夏季) 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图, 对比世界洋流分布图 ,找出二者的关系。 提高学生分析提取图象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 队合作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总结规律,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展示小组讨论表格 学生讨论归。洋流的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掌握较难的折法。 养成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折纸作品、投影、彩纸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出示折好的瓢虫,让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课 教师示范折法。 ( 1)正方形对角对折一次。 ( 2)把左右两底角向竖上线对折。 ( 3)把上 面没开口处的角下面小点折两次。 ( 4)把下面的开口处的角向后小点折一下。 ( 5)把左右的两角小点向后分别折一下,折成的竖边和竖中线平行。
动脉血是指的血液中的氧气含量 的血液,而静脉血则是指的血液中的含量量 的血液。 动脉血与静脉血是指的血液,动脉与静脉是指的血管。 探究 2 血常规化验: 红细胞 (RBC):_______________,当体检时红细胞的数量少于该值 ,则判断为 _________ 白细胞 (WBC): _______________,当体检时白细胞的数量多于该值 ,则判断为 _________ 血小板
4.每次社团活动结束后认真打扫活动教室,整理社团活动教室(门窗,风扇等设备),整洁卫生的( 610分),马马虎虎的,( 26分)基本上无人管理的( 02分)。 5.按照学校要求每星期准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的( 610分),偶而不开展活动的( 26分),经常不开展活动的( 02分)。 6.社团指导老师集会或相关负责人按时参加各类会议讨论,并积极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及时准确 的传达各种精神的(
卫视打造的 “超女快 男 ”借助电视和网络等现代媒体迅速影响全国。 请问电视和网络技术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 ) A.第一次科技革命 B.第二次科技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以上都不是 1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 B.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
km=1000 米 练习 1:看书上的想一想,提问学生,填空 练习 2: (投影 ) =______m=_______mm 60μ m=______mm=_________m =______m=________cm 练习 3: (投影 )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 ,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 6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