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案例及反思内容摘要:
也可以确定比的后项也不能为 0。 (同学们都表示赞同他的看法。 ) 生 10:老师,我有一个疑问。 我在看球赛时经常会看到 0︰ 0 或者 2︰ 0,这里后面为什么有 0,这也是比吗。 [又是一个精彩而有价值的提 问,看得出同学们的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只对书本知识的思考,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 我更应该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讨论,去探究。 ] 师:生 10 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学们又相互议论开了,有的从比的意义入手思考,有的又从赛场比分入手讨论„„经过同学们的探究,最后大家一起得出了这两者的不同之处:比表示的是两者之间的相除关系,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而赛场上的比分,并不存在相除的关系,它不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比,而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 ) [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在教学设计中,我并没有想到这一问题。 学生的主动质疑,大家的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 反思与启迪: 本片段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 新课标小学数学(人 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比的意义”一课中“认识比的各部分。比的意义教学案例及反思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比较图形的面积导学案
一、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认真 阅读课本 49 页 内容 ,完成下面各题: 看一看:下面有几种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 想一想:你能找出同样大的图形吗。 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请拿出你准备好的方格纸和图形动手拼
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呢,以板书的例子,写成分数的形式,引入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三、基本练习。 1.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 1) 6: 3和 8: 5 (2) 1∶ 5和 ∶ 4 (3)1/3:1/4和 12∶ 9 (4):3/和 4/5: 5 (注意学生语言叙述的规范性:如 1)两个外项的积是 6 3=18 两个内项的积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