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解放战争(1)内容摘要:

万 365 万 优于 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战争阶段( —) 战略反攻: 三大战役: ② 战略反攻和 战略决战 时间、标志 概况、意义 () 战略 决战 () 长 春 沈阳 营口 锦州 关门打狗 战略 决战 ( ) 碾庄 双堆集 徐州 陈官庄 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 战略 决战 大同 石家庄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塘沽 () 194 31 后取中间 先打两头 战役 时间 部队 战果 辽沈 — 11 东北解放军 解放东北全境 47万 淮海 — 中原、华东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55万 平津 — 东北、华北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2万 意义: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多万;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概况 •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 “ 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 ?”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 “ 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 ” 刘斐问:“ 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 ?”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 “ 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 ” 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要与国民党和谈 ? [提示 ]: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战争阶段( —) 北平谈判: 背景、结果(破裂) ③ 最后胜利 () 北平谈判和重庆谈判相比,不同的特点 在于 A、蒋介石首先提出 B、国民党为了实现缓兵之计 C、国民党没有和平诚意 D、国民党已不占有军事优势 D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战争阶段( —) 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 背景、结果 意义 ③ 最后胜利 () 1949年 4月 23日解放军占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