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内容摘要:

柴,火柴上印的都是提倡国货的口号。 日本货都被烧了、被抵制了,那我们用什么呢。 当然用国产货了。 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1918年 帝国主义国家 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 ( 1913年指数为 100) 0102030405060708090100英国 法国 德国 英法德等国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 1918年同1913年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19121919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 民国建立 , 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和积极性。 民国政府 实行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 三、民营企业的萧条 ( 19271949)  抗战期间,大批 在战争中破产倒闭,国统区的民营企业在国民政府战时经济体制下艰难维持。  南京国民政府首先从 和 两个方面对经济进行全面统制,使民营企业日渐萧条。 金融 重工业 民营企业 敌伪产业 美货 内战 金圆券  抗战胜利后,接收 弊病丛生、 泛滥与 的爆发,以及实行的 改革,更使民营企业山穷水尽。 “在整个日本侵华期间,按 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 5000亿美元。 学者们认为,这种破坏使中国工业化进程至少推迟半个世纪。 ”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 《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让美国攫取了 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 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以天津为例,1946年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