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内容摘要:

东欧国家欧洲共同体成员国欧洲共同体总部驻地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的原因: 摆脱苏联模式束缚,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匈牙利事件后被遗弃在布达佩斯街头的斯大林头像 匈牙利事件 历时三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 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 1/4。 这场 民族的悲剧 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卡 达 尔 改 革 匈牙利改革的结果如何呢。 城市职工中一部分人收入增加;农业持续发展。 1984年,粮食人均产量居世界前 5名 外债负担越来越重。 1988年初,背负外债 160亿美元,人均外债1500美元,居东欧国家之首。 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严重。 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 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全方位改革搞得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但仍未彻底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布 拉 格 之 春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苏军坦克进入布拉格 捷克人在苏联军车上书写标语,把进入捷克的苏军比作 1939年入侵捷克的德国纳粹。 胡 萨 克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杜布切克 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