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业组织理论介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对于产品没有共谋; (3)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  市场绩效标准: (1)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 (2)随成本大幅度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 (3)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宜规模;(4)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 (5)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 三分法有效竞争标准 (续 )  三分法有效竞争的意义: (1)不再将不现实的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2)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判断具体的有效竞争状况的标准 ,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的基础;(3)这一标准体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判断 哈佛学派与产业组织 理论体系的建立  代表人物:张伯伦 (E. H. Chamberlin) 、 梅森 ((Edward. S. Mason)、 贝恩 ()、凯森 (C. Kaysen)、 麦克尔 (J. W. Mekie)、马 克 海 姆 ( J. Markham)、 艾德曼 ( M. Addman) 等 , 梅森被公认为产业组织的开创者 , 由他指导的该领域最早的博士生贝恩后来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哈佛学派与产业组织 理论体系的建立  主要贡献:提出以市场结构 (market structure)— 市场行为 (market conduct)— 市场绩效 (market performance), 即 SCP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 先是贝恩提出“结构-绩效”范式。 1959年贝恩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和经典著作,它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正式形成;1970年,谢勒 (Frederic M. Scherer)教授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提出了 SCP范式,将贝恩范式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 SCP分析范式  SCP分析范式由奠基人贝恩 、 谢勒 、 凯维斯 (Richard Caves)等人提出 , 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传统分析范式  市场结构 、 市场行为 、 市场绩效 , 以及从这三个方面提出的产业政策 , 就构成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  贝恩等人的传统 SCP分析范式 是单向的 , 而产业经济学后来的发展则越来越注重结构 、 行为 、 绩效之间的双向关系和动态变化。 因此 , 有必要对传统的SCP分析范式进行修正  SCP分析范式的详细图示  SCP分析范式研究的核心: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 (集中度 利润率假说 )  产业组织理论非常注重其政策含义 市场结构  产业组织理论中所说的市场结构 , 是指特定产业内市场主体 (主要是企业 )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 ,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竞争或垄断的性质和程度。  市场结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规模经济 、进入壁垒和产业集中度 市场行为 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行为。 它通常包括定价策略、产品差别化策略、内部组织、规模化和多样化、企业间合谋等 市场绩效 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技术进步、产品质量,以致于在就业、分配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 其主要衡量指标有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和分配效率、技术进步率和销售费用率等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贝恩等人的传统 SCP分析范式 新 SCP分析范式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SCP分析范式全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