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第1课时内容摘要:
区别。 米表示的是 110 米,是把 1米平均分成 10分,每份是 1分米。 米表示的是 1100 米,是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分,每份是 1厘米。 ( 2)分母是 10的分数应该写成怎样的小数。 分母是 100 的呢。 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 3)交流错例,指出不足之处。 导学单 2 独立完成 1 毫米 = ( ) 1000 米 =( )米 40 毫米 = ( ) 1000 米 =( )米 105 毫米 = ( ) 1000 米 =( )米 在学生自学时,发现做的正确的学生及时写到小黑板上。 完成后交流: ( 1) 1 毫米等于几分之几米。 写成小数呢。 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2)交流 米与 米和。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第1课时
相关推荐
哪些数。 2.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 可以怎么表示。 3.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全班汇报。 三、研究例 例 3(10 分 ) 1.填表 ( 1)妈妈比玲玲大 28 岁。 玲玲 /岁 1 2 3 4 „ a 妈妈 /岁 1+28 ( 2)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 280 千米 已经行驶 /千米 50 74.5 „ b 还要行驶 /千米 280-50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你还有哪些疑问。 38~39 页“练习与应用”。 ( 1)完成教材第 38 页“练习与应用”第 1 题。 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交流时说说怎样确定积的末尾 0 的个数。 ( 2)完成教材第 38 页“练习与应用”第 2 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对因数中间、末尾有 0 的笔算是否能做出正确处理。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末尾的 0
)计算并比较三组算式。 点拨: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或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点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总结:“先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再算它的面积”相对简便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 2)三道算式的圆圈里能填等号吗。 为什么。 ( 3)整数加、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也都适用吗。 导学要点:整数加法
女生呢。 ( 2)哪些等级男、女生人数差别较大。 哪个等级男、女生人数差别不大。 ( 3)从整体看,是男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的成绩好一些。 ( 4)回答上面为题,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 导学要点: 归纳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复杂,表达的信息也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丰富,不仅便于对同一类数据进行比较,而且便于对两类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与复式统计表相比
导学要点: 引导学生分析 3a+4a 和 7a 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可结合图片的出示顺序帮助学生理解。 比较: 3a+4a 和 7a 都表示同样的结果,哪种表示法更简单些。 师:把复杂的式子变成简单的式子在数学上叫化简。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3a+4a =( 3+4) a 追问:这一步实际上 =7a 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个等 式的。 指出:以后你们在计算时,可以把中间的一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