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9课母鸡word教案(2)内容摘要:
师述:能照着“如泣如诉”的样子再写两个词语吗 ?(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3.那么想想一下母鸡想用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 (出示)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了呢。 1.四人小组学习,找出有关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2.重点指导第五节。 ( 1) (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9课母鸡word教案(2)
相关推荐
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气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热烈美好,春意浓郁。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 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 街小巷。 只见客舍,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元二奉命出使安西,当然是从长安出发的,作者那时也在长安做官。
法。 指名回答。 师生评议。 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应该鼓励、表扬。 预设 ① 连减法。 ② 倒着数两个数。 ③ 拆 11 为 10 和 1,先用 10 去减。 ④ 画图观察法。 ⑤ 因为 9+2=11,所以 112=9。 师:孩子们真是让人佩服,想出了这么多计算 112 的方法。 ⑥ 师:刚才 xxx 同学说的“拆 11 为 10 和 1,先用 10 去减。 ”是这样的。 教师操作示范,学生观看。
前 ( ) 外 ( ) 关 ( ) 来 ( ) 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请写下来。 ( ) ( ) ( ) ( ) ( ) ( ) 七、我会填。 好:部首 ____笔顺是: ____________ 花:部首 ____笔顺是: ____________ 采:部首 ____第二笔是: ____共 ____笔 长:部首 ____笔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可能有的重点观察图形面的变化,有的观察边的变化。 老师都允许,然后教师用课件演示把原来的图形放大的过程,(如图 5 所示) 师 :谁来说说你重点观察了什么。 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如: 图 4 生:我观察的是整个图片,发现它的面积变大了。 生:我观察的是图片的长和宽,长增加了 4 格,宽增加了 3 格。 如果学生观察不仔细
①学生先说说“按 2∶ 1 放大”是什么意思。 ②交流后补充:就是把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 2 倍。 ③说说原来的长和宽,再说说放大后的长和宽。 ④学生尝试画图。 ⑤交流展示。 ( 3)出示三角形。 ①学生先说说 “按 2∶ 1 放大”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理解。 ②斜边不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格,那怎么办。 是不是只要把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就行了。 ③学生试画。 展示。 ④想一想
文读下来了。 谁知因为时间太短,学生丌能充分读熟课文,对课文内容 丌能充分了解,给后面的的理解造成了困难。 通过这次教训,我再一次认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 以前,总认为课前让生预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解,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时,学生就会索然无味。 现在比较得失,还是应该把预习放在课外,课文读通以后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