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内容摘要:
理的孩子。 ( 2)说明我是个淘气、天真、可爱的孩子。 ( 3)说明了我的淘气 、可爱 ,也看出姥姥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和姥姥亲密无间,感情深厚。 3.用“ ”画出文中对“喜鹊登枝”的描写,再用两个成语形容这幅剪纸: ( 3分) 4.“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 3分) 短文 2( 28分) 儿子的鱼 一对父子一声不响地在河边钓鱼。 儿子 12岁左右,穿着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 两次有鱼咬钩,但都挣扎着跑脱了。 突然,男孩的钓竿猛地一沉,差一点把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他钓到了一条王鲑( ɡuī),个头儿不小。 ”伙伴保罗悄悄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拉锯战。 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扎,孩子渐渐地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 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 父亲早把自己的钓竿放在一旁,一言不发,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 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都不 成功。 鲑鱼猛地向下游窜去,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靠拢。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 他使出最后的力气用发抖的双臂奋力抓紧钓竿。 冰冷的河水就要漫过防水靴的边缘。 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钓竿却不停地左右扭动。 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 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钓竿不放。 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 保罗连忙抓起渔网向男孩走去。 “不要。 ”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 保罗点点头。 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没在水中。 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窜入那片灌木丛。 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追着鲑鱼钻入了灌木丛。 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相关推荐
、 △○△○△○△○△ (1)如图,每个△中间有 1 个○。 图中一共有 ( )个△, ( )个○,○的个数比△少 ( )。 (2)像这样一共摆 20 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 ( )个○。 (1)如图,跑道上一共插了 ( )面旗,如果每两面旗之间摆 1 盆花,一共摆 ( )盆。 (2)像这样一共插了 15 面旗,那么中间一共摆 ( )盆花。 ——————————————— (1)如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Y/X = K(一定) 交流: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Y 比 X 的比值 一定,我们就说 X 和 Y 成正比例。 五、巩固练习 完成第 63页“练一练”。 学生独 立思考并作出判断,要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判断的理由。 完成练习十三第 1题。 ( 1)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 (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碾米机的工作时间和碾米数量成正比例
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指点、提携。 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 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 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 — — 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情。 ”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
一样的啊。 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只热一些呢。 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 (板书:冷热)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板书:温度)它的常用单位:(板书)摄氏度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 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 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 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 —— 温度计。
[ppt 出示原图和箭头 4] 生 : 按 3:1 放大。 师 : 你这样放大后每条边是原来对应边的几倍。 各是多少。 生 : 3 倍, 长 放大到 24 米,宽 放大到 15 米 师 : 反应很快。 还可以怎么放大。 生 : 按 4:1 放大,放大后长放大到 32 米,宽放大到 20 米 ( B 缩小 ) 师 : 图放得越来越大了,现在大家都会 把原图放大了。 图能大就能小。
用几表示 ?(0来表示 ),为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用 0来表示。 ) 小结: 嗯,小朋友们 知道 还真多,那么刚才我们 知道 0可以表示 什么都 没有,你知道了吗。 做游戏。 好,小朋友们,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好 ) 什么游戏呢 , 做 一个拍手的游戏。 你看老师手里拿着一些数字卡片,老师出示几,你就拍几下 ,看看哪位小朋友 反应最快,而且 拍得最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