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案内容摘要:
用几表示 ?(0来表示 ),为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用 0来表示。 ) 小结: 嗯,小朋友们 知道 还真多,那么刚才我们 知道 0可以表示 什么都 没有,你知道了吗。 做游戏。 好,小朋友们,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好 ) 什么游戏呢 , 做 一个拍手的游戏。 你看老师手里拿着一些数字卡片,老师出示几,你就拍几下 ,看看哪位小朋友 反应最快,而且 拍得最准确, 好了,做好准备,开始。 (师出示数字3) 师:(个别提问)你拍了几下。 看清楚了,(出示数字卡片 2) ,哟,这次真整齐。 这张(出示数字卡片 0) ,嘿,怎么都不拍了呀 ?我等着你们拍手呢 ?怎么不拍啦。 (个别提问) 师: (嗯, 0表示没有,没有就不用拍啦。 ) 三、揭示 0的第二种含义。 好,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儿 看过 “ 0” ,想 一 想。 (谁来说说 你 还在 哪儿看过“ 0”了 ) 刚才啊,有一个小朋友提到在尺子上见 过 “ 0”,我们一起看是不是这样的,请看。 老师这就有一把尺子, (出示幻灯尺子 4) 请小朋友们看, 你找到 0了吗。 谁上来找找, (这么快就找到 0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案
相关推荐
[ppt 出示原图和箭头 4] 生 : 按 3:1 放大。 师 : 你这样放大后每条边是原来对应边的几倍。 各是多少。 生 : 3 倍, 长 放大到 24 米,宽 放大到 15 米 师 : 反应很快。 还可以怎么放大。 生 : 按 4:1 放大,放大后长放大到 32 米,宽放大到 20 米 ( B 缩小 ) 师 : 图放得越来越大了,现在大家都会 把原图放大了。 图能大就能小。
一样的啊。 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只热一些呢。 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 (板书:冷热)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板书:温度)它的常用单位:(板书)摄氏度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 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 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 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 —— 温度计。
理的孩子。 ( 2)说明我是个淘气、天真、可爱的孩子。 ( 3)说明了我的淘气 、可爱 ,也看出姥姥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和姥姥亲密无间,感情深厚。 3.用“ ”画出文中对“喜鹊登枝”的描写,再用两个成语形容这幅剪纸: ( 3分) 4.“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 3分) 短文 2( 28分) 儿子的鱼 一对父子一声不响地在河边钓鱼。 儿子 12岁左右
影响 ”的句子读一读。 (父亲司马谈是 …… 立志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 2600 年间的历史。 )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怎么做的。 (努力读书 …… 、四处游历、广交朋友 …… ) 、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后两句子。 将两句句子并作一句,用什么关联词,怎样连接。 (不但 ……还 ……) 4 小结:由司马迁的求知过程,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的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过渡
(二 )精读 《蝉和狐狸》 自由读文,思考:这则寓言与《狐狸和乌鸦》一文中狐狸所用伎俩有何异同。 蝉与乌鸦表现一样吗。 为什么它们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呢。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 1) 想想《狐狸 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 2)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 ) 在计算 400247。 502 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 ……………………( ) 一条直线长 4 厘米,它的一半是 2 厘米。 ………………………………………… ( ) 一个角的度数为 20 度,在 10 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的度数为 200度。 ……( ) 四、精挑细选,你最棒 ! 右图中,一共含有 ( )条线段。 A、 4 B、 5 C、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