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调研试卷内容摘要:
平行线之间的( )处处相等。 A、线段 B、直线 C、距离 把一根 220米长的绳子依次剪了 10次,正好剪成相等的小段,每小段绳子长( )米。 A、 22 B、 20 C、 21 把除数 54看作 50来试,得到的商可能会( ) A、偏大 B、偏小 C、可能能也可能小 能直接用一套三角板画出的度数为( ) A、 75度 B、 115度 C、 35度 四、 计算。 口算 440247。 40= 74247。 37= 500 247。 5= 87+23= 120247。 5= 714247。 7 15 6= 70247。 35 2= 列坚式计算。 (打“☆”的要验算)( 8 分)。 ☆ 604247。 21= ☆ 219247。 19= 612247。 16=。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调研试卷
相关推荐
把除数 54 看作 50 来试商,商( ) A可能偏大 B可能 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900247。 30的商的末尾有( )个 0。 A、 0 B、 1 C、 2 除法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 A、改小 B、改大 C、不变 26247。 42= 1 …… ,被除数里的 可以填的数有( )种情况。 A、 3 B、 4 C、 5 D、 6 四、计算。 ( 27 分) 口算 (
………………………( ) 在计算 400247。 502 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 ……………………( ) 一条直线长 4 厘米,它的一半是 2 厘米。 ………………………………………… ( ) 一个角的度数为 20 度,在 10 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的度数为 200度。 ……( ) 四、精挑细选,你最棒 ! 右图中,一共含有 ( )条线段。 A、 4 B、 5 C、 10
(二 )精读 《蝉和狐狸》 自由读文,思考:这则寓言与《狐狸和乌鸦》一文中狐狸所用伎俩有何异同。 蝉与乌鸦表现一样吗。 为什么它们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呢。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 1) 想想《狐狸 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 2)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钱。 根据画图整理,要先求出什么,才能求出小华用去多少元。 你是怎样想的。 ( 3)谈话: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同桌讨论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新的方法:列表整理信息。 (板书:列表整理信息) 出示表格: 谈话: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哪一行。 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呢。 “ 5 本”填在哪一格。 “多少元”填在哪里。 为什么先 要把小明的情况填进去。
本 ” 具体指的是什么。 怎样去大自然中学习。 ( 2)这首诗歌有什么特点。 先给学生分组,再交流。 要求: 分组讨论、交流:大自然中 的植物、动物、山川、田野都是 “ 绿色的课本 ” 只有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学到知识。 感受诗歌热烈、欢快的感情。 设计意图 : 通过 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抄写、理解:“ 发现 ” 、 “ 描绘 ” 、 “ 洋溢
)写的,赞颂了石灰( )的精神。 请默写这首诗:( ),( )。 ( ),( )。 本单元所学的课文中的哪个人留给你很深的印象。 为什么能留给你很深的印象。 课外阅读:写出你假期在课外阅读的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文章。 书名(或者文章名)是: 你认为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 猫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看清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