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内容摘要:
平不平衡说明左右两边质量不相等,天平那一边下垂,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 2) 小组合作,观察并讨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 哪些不是 等式。 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 3) 交流小结:有两个等式,两个不是等式,两个等式都含有未知数。 ( 4) 揭示方程的意义。 说明:像 x+50=150,2x=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板书部分课题:方程) 追问 :方程有什么特点。 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首先看这些式子是不是一个等式,然后看等式里是否含有未知数。 ( 5) 观察并比较例一中的等式 50+50=100 与例二中的等式x+50=150,2x=200 有什么不同,并提问: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结: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属于等式,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师板书,画集合图) 设计意图:先充分利用天平图引导学生感受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并据此列出相应的等式和不等式,再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讨论体会到方程也是等式,。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相关推荐
(一) 、揭题 谈话:在四年级我们曾经初步接触过“倍数和因数”。 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内容。 (二) 、认识因数和倍数 请看大屏幕,用 12 个 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你们会拼吗。 每排摆几个,摆几排。 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分成 小组,用正方形纸片摆一摆, 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同学们用 12个正方形可以拼成 3 种不同的长方形,列出了 3个乘法算式。 同学们
( 5%) 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 ) A、扩大 10倍 B、缩小 10倍 C 、扩大 100倍 同学跑步,小刚每秒跑 ,小明跑 45米要 10秒 ,小华 15秒跑 80米, ( )跑得最慢。 A、小刚 B、小明 C、小华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 ),面积(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一个三位数是一个三位数的 9倍,这样的数有( )对。 A、
+ 41 的得数是 43 的。 把涂色部分看作 43 时,原来的 21 看作了几分之几。 ( 评析 :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 作 ,直观地理解两个不同的分数相加在图形上的呈现形式。 领悟出异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 ( 8)想一想,计算 21 + 41 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小组内互相说说。 转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 的目的是什么。 指出:在计算 21 + 41 时,要先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学了本册课文后,你最想去哪里游玩。 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那儿景点的特色。 ( 2分)
交流内容。 0的小数还可以怎样按键。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练习。 ( 15 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52 页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并验算。 点拨: 可以直接利用例 3 的得数来列式计算,也可以用 100 一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 52 页练一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核对计算结果。 提醒: 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 (二)比较练习。 1.
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二、提出问题( 10 分钟左右) ,独立思考后小组商讨办法。 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导入:要知道学校的人均绿地面积,需要收集那些数据。 可以怎样收集数据。 导学单(时间: 5 分钟)。 点拨:了解校园分布情况,制定测量和统计校园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