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比例总体分析内容摘要:
系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图形的放大、缩小有助于学生形成比例的概念。 教学目标: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和内项、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第四单元比例总体分析
相关推荐
,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 方法进行统计 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其实我们身边用分段的方法来整理的现象是很多的。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比如成绩: 90 多分的为 A, 70 多、 80 多的为 B, 60 多的为 C, 60 以下的为 D„„
,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简称“一无”)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2.过滤时,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玻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 过滤器中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就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漏斗下口要紧靠下面烧杯的烧杯壁,使滤 波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而且提高过滤的速度。 以上即为过滤操作中的“一无二低
中 传播; 光在玻璃 砖 中 传播。 分组讨论 : 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总结出光沿直线传播有什么条件。 结论 :光在 介质中 沿直线 传播。 阅读 P70 页倒数第三段,思考:物理学中用什么来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请你在右边空白处画出来。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 按照 P70 页“想想做做”利用自制器材观察小孔成像现象。 结果:你所观察到的蜡烛烛焰的像是 的(选填“倒立”或“正立”)
42页例题 3。 ,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发现规律。 (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师: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被除数相同,除数乘 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
c,怎样使 10/24的分母变成 12 d,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要使分数 10/24 的大小不变 ,分子应怎样变化 板书 : 10/24=10247。 2/24247。 2=5/12 补充例题 : 把 2和 3/7,5/8化成分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 分析 : a,想想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b,2 是个整数 ,怎样化成分数呢 以多少做分母 ,分子又是多少呢 ※ p108
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 ” 我国的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成果领先世界近( ) A. 100年 B. 700年 C. 1000年 D. 1700年 18. 历史上保存下来的许多科学巨著 , 为我们汲取人类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提供了便捷。 下 列科学巨著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是 ( ) ① 《水经 注》 ② 《九章算术》 ③ 《齐民要术》 ④ 《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