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楷书 简体 破解甲骨文字 为了加深学生对甲骨文字的认识,教师决定在这个子目的最后加入一些甲骨文字,并对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甲骨文。 子目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导入: 以 202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 的图片 导入,提出问题:你认为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的创意灵感来自哪里。 再引出 中国馆建筑外观 的构思主题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 结合“鼎”和“粮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得出“鼎”的答案。 “鼎 ”是商朝的青铜器代表,在古代中国有相当重要 的地位,是权威的标志(联系“春秋五霸”时期的楚王问鼎) 青铜器的含义 让学生结合课本 p47 页回答青铜器的含义 完成填空: • 青铜器是把 、 、 三种金属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以木炭为燃料,经高温冶炼而成,因颜色发 ,故所铸器物叫青铜器。 •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青铜器的特点 以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及三星堆文化为代表解说,使之得出青铜器的 四 大特点: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范围广 、种类多等特点。 特点一:规模大 司母戊鼎 联系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通过制作过程的繁杂,耗费人力之多,进行解释。 特点二:工艺精美 四羊方尊 ( 尊:小酒杯 ,可带上历史室的爵 做展示 ) 特点三: 分布地区广泛。第九课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方形有多少个,能找得完吗。 说明:这个长方形能正好铺满边长是 6厘米、 12厘米、 18厘米、 24厘米„„的正方形,因为它们的边长数是 2的倍数,又是 3的倍数。 这样的正方形找不完,个数是无限的。 (3)引导:现在你发现, 1 1 24„„这些数和 3 都有什么关系。 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 大家发现 1 1 24„„这样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也就是
( 20x)( 322x) =500 整理,得: x236x+70=0 ( 1)列出的经化简为一般形式的方程与前面讲的三道题不同之处是:前三个左边是含有 x 的完全平方式而后二个不具有. ( 2)不能. 既然不能直接降次解方程,那么,我们就应该设法把它转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方程,下面, 我们就来讲如何转化: x264x+768=0 移项→ x=264x=768 两边加( 642) 2
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位次 1 4 2 3 1913年工业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上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列强之间矛盾的根源及其表现 问:列强之间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欧洲列强在争霸斗争中形成了哪三对基本矛盾。 —— 学生看书回答。 师: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影响下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要知道“四年级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可以怎样列式 ? 指名口答,弓 I导学生列出算式 252247。 36= ( ) (2)探索“ 252247。 36”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 252247。 36 可以怎样试商 ?为什么要把 36 看作 4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 ②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注意三个定语) 组织学生讨论: 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中国。 主要从经济、政治、和嬴政个人的才能的角度去分析。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秦王嬴政的个人才能突出。 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统一策略
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征的年份,还是一般而言呢。 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到气温、降水、风、云、雾等要素。 从图 的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 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 你们能用一句话概括当地的气候特点吗。 在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