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内容摘要:

,反应后是 +2 价;铜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是 +2 价,反应后是 0 价。 从得失氧的角度来看,反应中没有得氧失氧的情况,但其与上面三个得失氧的反应有共同的特点: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因此,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板书 ] 从化合价改变的角度来分析(特征)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 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巩固 练习 ]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① Zn+2HCl===H2+ZnCl2 ② 2Na+Cl2 2NaCl ③ 2KClO3 2KCl+3O2↑ ④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⑤ CaCl2+Na2CO3===CaCO3+2NaCl ⑥ NaOH+HCl===NaCl+H2O [ 分析 ] 从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分析,①②③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⑤⑥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 过渡 ] 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 分析 ]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从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原子核外的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化学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看电子的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 展示 ] 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以 2Na+Cl2 2NaCl为例,展示 NaCl的形成过程。 4 [ 分析 ] 从 原子结构的角度来看,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1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 7个电子。 在反应中,钠原子失去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成为钠离子,氯原子得到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成为氯离子。 此时,两种微粒都达到了 8电子稳定结构。 在这个反应中,钠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钠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升高到 +1 价,被氧化,即发生了氧化反应。 氯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降低到 1 价,被还原,即发生了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是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