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历史人物小传活动课[教案][岳麓版]内容摘要:

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 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 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至 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虚岁 28 岁时, 1838年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 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这可以说明曾国藩的升官之快了。 1852 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 1854 年 2 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 “ 荼毒生灵 ” , “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 ,接着号召“ 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 其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 „„ 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 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