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内容摘要:
问题: 过渡设问:除了孔子之外,当时还有哪些思想家呢。 拿出词典,查阅“三教九流”的含义。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二、思想家老子: 的问题引出下一项内容,使学生形成一条清晰的线索。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播放幻灯片,老子 (简介) 老子生平: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楚国人。 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道家创始人 (阅读讨论) P45,动脑筋 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软的东西未必短暂,柔可以克刚。 这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是否有用。 (我认为有用。 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转化的。 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经过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 请你举例说明上面几种现象。 (最好能联系自身经历过的事情来说明)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归纳):老子的辨证思想 —— 对立与变化的观点。 思想: “道” —— 万物的本原,宇宙的最高准则 “无” —— 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礼治 朴素的辩证法: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 三、百家争鸣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的情况。 姓名 时期 [来源 :Z x x k .Co m] 著作 主 要 思 想 孔子 春秋晚期 《春秋》 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学生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相关推荐
诗仙 诗圣 四、达标训练: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 A. 辞赋 B. 诗歌 C. 散文 D. 词曲 、 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对 ________诗歌的高度评价( ) A、李白 杜牧 B、李白 杜甫 C、李商隐 杜牧 D、李贺 杜甫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是称颂( ) A、屈原 B、陶渊明 C、杜甫 D、白居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二、游戏 一、 1 变向滑步 学生教师一起练习 二、变方向运球 ( 1)、原地体前做左右手交换运球。 ( 2)、原地做左右手变方向运球。 ( 3)、绕“ 8”字运球 A、 教师讲解要求并示范 B、 组织学生练习 C、 巡回指导 二、游戏(运球接力) 教师讲解练习要求 组织学生练习 巡回指导 20` ` 10` 学生练习图: 滑步、变向跑 学生练习图: 学生分成四小组。 各组在小组长带领下认真练习
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 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 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至 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虚岁 28 岁时, 1838年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 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大约是 960 万平方千米。 2.那 1 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 1 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 10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1000 有多长。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情景案例: 大冶男子为还赌债绑架中学生勒索 30万 大冶男子骆某为还巨额赌债,将一名中学生绑架后勒索 30万元。 2020 年 9月 20日,骆某在赌场里输光积蓄,还欠下 10 多万元码钱。 债主催得紧,他决定绑架学生伢,并将作案地点锁定为较富裕的百代银座住宅小区。 当天上午,他开着一辆桑塔纳轿车,蹲守在该小区附近,寻找作案目标。 过了一会,中学生军军(化名)从小区内走出来,他驾车尾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