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10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比 9 大,你们知道 10 比 9 大多少呢。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 9 个珠子,问 :这是几。 再拨出几个珠子就是 10 了。 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看来 10 比 9 大 1, 9 的后面就是 10 2. 10 的读与写 师引导:你觉得“ 10”这个数和我们认识的其他数有什么不同。 那我们怎样才能在田字格里写好“ 10”这个数呢。 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补充。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试着写10。 3. 10 个一就是 1 个十 教师报数,小朋友数出对应根数的小棒,如 10 当教师报出 小朋友数出 10 根小棒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将这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 并说明:我们通常把 10 根捆成一捆表示 1 个十,这样10 个一就是 1 个十。 反复追问:你手中的那一捆共几根。 表示多少个一。 表示多少个十呢。 结论: 10 个一就是 1 个十(。第5单元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4讲指数与指数函数
_. 解析 函数 y= 2- x+ 1+ m= (12)x- 1+ m, ∵ 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 ∴ (12)0- 1+ m≤0,即 m≤- 2. 答案 (- ∞,- 2] 9.若函数 f(x)= ax- x- a(a0,且 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令 ax- x- a= 0 即 ax= x+ a, 若 0a1,显然 y= ax与 y= x+
第3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中心小学
40247。 21 360 2 65- 17 56+ 8 3 计算下面各题。 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练习十一第 9 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 练习十一第 10 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
第3课_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word_文档
中央文官不熟悉地方事务,行政效率低下 );同时 设 通判监督。 ③ 财政:地方赋税大部 由中央掌控。 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⑶ 影响: ① 结束 (唐末五代以来) 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② 形成三冗局面,埋下积贫积弱祸根。 (“冗官”,效率低下;“冗兵”,战斗力衰退;“冗费”,造成积贫积弱。 )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