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案内容摘要:
⑵该事件之后出现了什么政局。 情境材料二: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 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 《四月提纲》 ⑴材料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⑵“革命第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 “革命第二阶段”后来又是如何完成的。 ⑶《四月提纲》的发表有何意义。 情境材料三: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 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 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 材料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3 情境材料四: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 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 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 1913 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 %,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 %,到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 955 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 80%以上。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 探究思考: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思维拓展】 比较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巩固训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案
相关推荐
问题: 中学梦之旅板报图片 .doc 我们一起来探讨: 该作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该作品的素材选择有何特点。 与主题是否吻合。 该作品的表现形式、排版布局有何特点。 风格与主题是否一致。 该作品的技术实现方式有何特点。 确定主题 电子报刊是信息的一种呈现形式,它应该主题明确,内容健康。 选题时还要开阔视野,树立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良好意识。 收集与选择素材 要围绕着主题内容收集和选择素材
何。 (课件显示)《秦朝的疆域》图或要求学生看课本52页的《秦朝疆域》图也可。 要求在图中标出秦朝东、西、南、北各到什么地方。 都城的位置。 然后要求学生动手作一个秦统治范围示意图。 说明包含:都城、各自方位最远范围。 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板演。 (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识图、绘图能力,史地综合能力。 )长城一带陇西 咸阳 东海象郡《秦朝疆域示意图》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是著名的《四月提纲》。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什么新方针。 学生答:提出了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的方针。 列宁为什么在《四月提纲》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并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答:列宁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 革命”的主张,主要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及利用政权解决当时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乱,一片安乐景象。 大月氏人乐不思“蜀”,不想再去深究对匈奴人的仇恨。 张骞在这里活动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带着遗憾的心情踏上归途。 途中,再次被匈奴人拘禁达一年多,后乘匈奴内乱脱身,于公元前 126年回到长安。 此时出发时的百人 使团只剩下他和贴身随从堂邑父两人了。 张骞此行历时十三载,屡遭坎坷,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抱恨而归。 那么,张骞此行岂不是劳而无功吗。 (生答 )你们说他有功
头的过程也都产生 CO2(既 CO32+酸→CO2),为什么实验室制 CO2 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 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用到的含 CO32的物质进行【分组实验】、 组合 1 碳酸钙 稀盐酸 组合 4 碳酸钙 稀硫酸 组合 2 碳酸钠 稀盐酸 组合 5 碳酸钠 稀硫酸 组合 3 碳酸钾 稀盐酸 组合 6 碳酸钾 稀硫酸 ① 都能生成 CO2。 ② 碳酸钠或碳酸钾与稀酸反应生成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