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作业内容摘要:

是著名的《四月提纲》。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什么新方针。 学生答:提出了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的方针。 列宁为什么在《四月提纲》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并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答:列宁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 革命”的主张,主要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及利用政权解决当时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这些迫切的问题,一是经济问题(土地和面包),一是和平问题(退出战争)。 列宁认为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二月革命后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应当设法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并利用无产阶级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和退出战争。 可以说,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解决了二月革命后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指明了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 《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步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革命和平发展的 可以及其丧失:鉴于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的特殊形势,列宁还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列宁认为,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下,“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两个条件保证了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一帆风顺的发展,不久便爆发了七月流血事件。 3.“七月流血” —— 武装夺取政权(板书) 临时政府用武力对付示威群众,并下令通缉列宁,使革命失去了和平发展的条件。 面对新的形势,布尔什维克党及时调整政策,在 1917 年 7 月底召开会议,作出了武装 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决议。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标志革命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1917 年 8 月底,原沙皇将军科尔尼洛夫发动叛乱,一周后被平息,到 9 月 15日,科尔尼洛夫被逮捕。 在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的过程中,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大增,越来越多的地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权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手中,其中包括彼得格勒,莫斯科等重要城市苏维埃的领导权,这一切表明:武装起义的时机已逐渐成熟了。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79 页上面大字部分和小字部分),了解一下十月革命的情况。 4.十月革命 —— 彼得格勒起义(板书) 注意:二月革命与十 月革命的名称使用的都是俄历,公历时间分别是在 3 月和 11 月,识记时不要搞错了。 [思考题 ] 1. 讨论:通过了解十月革命的过程,总结出十月革命的道路,与中国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到全国乃至广大农村,这就是 “ 城市中心论 ” ;( 2)中国的革命道路是 “ 农村包围城市 ” ;(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