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的循环课堂练习内容摘要:
(2)工业制法: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合作探究、讨论展示】标准状况下,喷泉实验结束后,液体充满烧瓶,此时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发现液体未充满烧瓶,则对溶液的浓度是否有影响。 实验室通常向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浓氨水快速制氨气,此法制取氨气的原理是① 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标准状况下,用NO2 做喷泉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用等物质的量的NO2 和O2做喷泉实验呢。 【能力提升】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常被误食引起中毒。 已知氢碘酸(HI)与NaNO2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一氧化氮气体(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2)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可选用的物质有:① 自来水,② 碘化钾淀粉试纸,③ 淀粉,④ 白糖,⑤ 食醋,⑥ 白酒。 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 无色气体甲可能含有NO、CONONHN2中的几种。 将100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 则甲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体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氨气跟氧化铜反应可制取氮气:2NH3 + 3CuO3Cu + 3H2O + N2,纯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下面是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氮的循环课堂练习
相关推荐
热爱;使学生认识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了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次 剪纸比赛 培养 了 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开发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手、眼、脑的灵活性,使剪纸活动更上一个新台阶。 针对本次的剪纸比赛 ,我们总结了
二、活动目的:通过 剪纸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同学们的 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活动时间: 2020 年 12 月 10 日( 12 月 8 日下午放学前把作品交到美术社
线连起来。 本题主要检测学生对认一认部分生字的掌握情况。 因这 些音节 字,学生掌握较好,失分不多,错误原因没有仔细看清图。 此题简单,又练过此题型,故没有出错的。 但声调掌握不牢固失分较多。 7. 图与音节连一连。 本题出错原因是学生拼读能力差,没有理解题意,个别 不认真看图。 二,识 字与写字 1看图写汉字。 本题较容易基本没有十分。 2汉字拼音手拉手。 学生识字能力较好失分较少。
练习 2 下列地理事物中 ,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 C ) A、塔里木河 B、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解析 :塔里木河是内流河 ,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天山冰雪融水也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未登陆的台风只限于海上内循环 ,只有长江东流入海 ,直接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拓展讨论 : 引导学生讨论目前人类主要有哪些活动影响着水的循环 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SO I- C. Fe2+、 I- 、 Cl- 、 SO2 D. SO I- 、 Fe2+、 Cl- 1 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 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 2FeCl2+Cl2==2FeCl3 ③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 Fe2+和 I共存,要氧化除去 I而又不影响 Fe2+和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