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_溶液的形成(两课时)导学案内容摘要:
,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三、反思与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 、自我测评: 、 ;溶液的物质类别是。 ,不属于溶液的是 ( ) ,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形成的溶液可以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 ( ) 中一定正确的是 ( ) 、液、气三种状态 、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 ) ,便于吸收 ,便于吸收 胡家营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备课组 第九单元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学案(共 2 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 2 课时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悬浊液的概念和常见的乳化现象,会区分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典型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原因;。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 1:乳浊液和悬浊液 【实验探究】结合实验 93,观察、分析实验 94: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和乳化现象。 项目: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 象 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 1)水和植物油 ( 2)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思考】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 1)实验( 1)所得的混合物是否稳定、均一。 是不是溶液。 若不是溶液又是什么。 这种液体 稳定,静置后会出现 现象。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 2)实验( 2)说明了洗涤剂具有什么功能。 (请结合实验,阅读课本第 30页第一段,回答问题 ) 洗涤剂有。课题1_溶液的形成(两课时)导学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课题1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小试管慢慢的放入锥形瓶中,盖上橡胶塞,观察现象。 现象: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ppt 展示) 【提问】是谁使酚酞溶液变红了。 【学生】 氨水 …… 【提问】 氨水和酚 酞并没有接触,为什么会使它变为红色。 【学生】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教师】氨水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之所以酚酞溶液变红,是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其变红了; 【板书】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视频】
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忆物理性质指的是物质哪些方面的性质。 学生回答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 „„ 使实验探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 实验探究 布置实验探究任务。 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材料尽可能多的探究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体验科学发现的 过程,尝试探究成功的快乐。 阶段小结 阶段小结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 教师有选择性板书。
课题111一认识电路导学案
○ 1 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 ○ 2 一个完整的简单电路由 、 、 、 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三种电路】 自主学习 ※ ( 1)对照课本学会通路、断路、短路的概念。 ( 2)对照图 11— 5学会通路、断路、短路的特点及电流流向。 学会下列问题。 ( 1) 通路: 的电路。 特征是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能工作。 ( 2)断路(开路): 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