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优质高产的栽培内容摘要:

半夏优质高产的栽培 夏是一味常用名贵中药,主要靠采集野生资源提供商品。 近年来,由于环境、气候、资源的变化,供求矛盾日趋紧张,因种植发展缓慢,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价格始终保持稳定并持续上扬,很多地方以水半夏代替使用,江西广西等南方各省便出现了水半夏种植,国家三令五申列水半夏为伪品,禁止药厂用伪品水半夏替代半夏投料。 由于种种原因其野生资源越挖越少供不应求,人工栽培因繁殖力低及品种退化等问题限制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无法及时供应强大的市场需求,上市量逐年减少,而国内药用量及出口量却逐年大幅增长,其销价越卖越高,2005 年冬药市有沽 5565 元/千克,同比价 45 元上升 出口和内销俱紧求,尚无多货提供,成为药市交易中的一个热点品种,市场和种植前景较好。 用传统方法种植半夏一般亩产鲜块茎 500750 千克,折干率 25%30%,年产量 125200 千克,而根据产地高产实践经验,高产田平均块茎单产达鲜重8501500 千克,增产 50%100%,增产显著,亩产值 10000 元以上,效益可观。 因此,药农种植半夏要获得较高产量及高效益,除做好常规的田间管理外,还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间作套种增效益根据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半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耐寒、耐荫蔽,但不耐旱、怕强光。 利用这一特点,半夏可在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或麦地或阔叶果木林中套种,也可与玉米、油菜、高梁、豆类等高秆植物间作,这样就在管理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的同时管理了半夏,既合理利用了土地,又增加了综合效益。 精心培育良种优良的种子,是种植半夏夺得高产的重要保证。 那么决定优良种子的品质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要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生长发育健壮的优良单株作采种母株。 其次,对采种的母株,应单育,并加强水肥管理。 再次,为防止品种混杂,还要进行单收、单藏。 最后,要及时采收发育成熟、籽粒饱满、粒大而重的块茎作种。 将精心选育而获得的优良半夏种球应用现代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建立半夏优种无性系快速繁殖系统,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半夏品种,不但可以大量生产优良半夏种苗,还可以缩短大田的生长期。 再结合采用珠芽和块茎繁殖,提高繁殖系数。 早春覆膜提前育苗据试验发现,在 2025条件下催芽,待大部分芽鞘发白时栽种并覆盖地膜,比既不催芽又不覆膜栽种的提早 30 天出苗;不催芽仅盖地膜的则提前 25 天出苗。 同时催芽盖膜比对照增产 不催芽仅盖膜的比对照增产 芽催出后栽种,使半夏种栽提前完成了发芽前的内部生理变化过程,盖地膜使地温增高并提前达到出苗所需的温度,芽很快长出地面。 催芽盖膜除保墒增温提前出苗外,还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使植株抗旱耐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吸收功能和生理功能,为半夏块茎的增大,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厚度 米),也可以用高密度膜(米)。 覆膜时使膜平整紧贴畦埂上,用土压实,做到紧、平、严。 当气温稳定在 1518,出苗达 50%左右时,应揭去地膜,以防膜内高温烤伤小苗。 去膜前,应先进行炼苗。 方法是中午从畦两头揭开通风散热,傍晚封上,温期畦面覆物推迟倒苗6 月下旬逐步进入高温季节时,如何保持畦面湿润,尽量推迟半夏地上部枯萎时间,这是提高半夏产量的重要措施。 据试验在每年 5、6 月中旬分别覆盖稻、麦秸(糠),7 月下旬倒苗仅为 5%,长势良好,而对照组倒苗则达 78%。 这样,覆盖相对延长了生长期,光合作用期也相对延长,光合产物在块茎中积累较多,所产块茎长得大、产量高,比对照增产 且覆盖区比未覆盖的对照区内的杂草明显减少,叶腐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这也是半夏增产的重要原因。 若雨水较大,汛期阴雨绵绵,土壤水分过多,不但不能覆盖第 2 次,还应及时将第 1 次所盖麦秸去掉,以防地下块茎腐烂减产。 中耕除草防草害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避免草荒。 中耕深度不超过 5 厘米,避免伤根。 因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其根系集中分布在 1215 厘米的表土层,故中耕宜浅不宜深,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半夏早春栽种,地膜覆盖,在其出苗的同时,狗尾草、马唐草、牛筋草、画眉草、香附子、苋菜、小旋花、灰灰菜、马齿苋等 10 余种杂草也随之出土,且数量多,往往造成揭膜后出苗及生长发育困难,影响半夏的产量。 因此可选用乙草胺防除半夏芽前杂草,早春地面喷洒除草剂后再盖上地膜,对多种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具体用法用量按药品说明书操作)。 除此之外,在人工栽培半夏中,根据季节不同还可选用不同的除草剂,春播半夏的除草剂宜选择稳杀特,秋播选用稳杀特和乙草胺均可。 喷施药肥促高产实践表明,高温干旱期喷施亚硫酸钠液可使半夏增产。 因为半夏在夏季气温持续高达 30时,由于高温和强光照,使半夏的呼吸作用过强,消耗的物质超过光合作用所积累的物质,导致细胞原生质结构的破坏而“倒苗”。 就半夏生产而言,“倒苗”缩短了半夏的生长期,严重影响半夏的产量。 因此,在生产中采取措施延迟或减少半夏的夏季“倒苗”,是实现半夏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 在栽培中除采取适当的荫蔽和喷灌水以降低光照强度、气温和地温外,还可喷施植物呼吸抑制剂亚硫酸钠 液,也可喷 硫酸钠和 素及 2%过磷酸钙混合液,以抑制半夏的呼吸作用,减少光合产物的消耗,从而延迟和减少“倒苗”,可取得明显的增产效益。 实施 范种植按照 求对半夏的种子、种苗、农药、化肥、水、土、密、保、管、工和种植、采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限定半夏药材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含量,运用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提高半夏的产量和质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