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设计(2)内容摘要:

张皇失措: 作者简介: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河北省安平县人。 1913 年 4 月 6 日出生。 1936 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 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 《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芦花荡》是 静听 思考 黑板展示 口头回答 速读课文 复述课文 小组合作 一短篇小说。 二、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认真速读《芦花荡》全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 ?文中的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2.请你口头复述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思路导航: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三、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探究人物,揣摩性格。 请同学们根据下列思考题找出文中相关的内容,并结合后面相关链接部分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合作探究,研读品味,从而更确 切地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的这种性格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课文中有段精彩地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你们找出来细细品味,然后再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3)课文是怎样来渲染老头子的传奇色彩的 ? 2.注重环境,品味语言。 (1)“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等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 ?’’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 ?你还能想起其他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 (2)找出课文中几处如诗如画描写景物的语句,并把它抄写下来逐一品味,然后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 四、拓展延伸 ,写作展示 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思路导航: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感受和联想 ? 五、课堂小结 ,寄语同学 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 质疑探究 圈点勾画 品味语言 发挥想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