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案(2)内容摘要:
三、 球操、球性练习 球操(七节) 球性练习 a) 拨球练习 b) 高抛击掌接球 c) 颈、腰、膝绕环 d) 胯下“ 8”字绕环 四、 原地运球练习 1) 原地低运球 2) 原地高运球 教师语言引导,师生共同练习。 教师提示动作要求。 要求:尽全力练习,不放弃 教师提示动作要领,学生积极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错提高。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同上 3 | 5 分 2 分 1 次 | 3次 5次 | 8次 基 本 部 分 一、 原地运球至行进间运球的过渡练习 1. “大风吹” 2. “喊数组团” “小斗牛” 二、 学习行进间运球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学生配合教师手势和要求积极。篮球教案(2)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等腰三角形二教学设计(2)
中, ∠3=∠4 , AB=AC, ∠A=∠A . ∴△ABD≌△ACE(ASA) . ∴BD=C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在证明过程中,学生思路一般还较为清楚,但毕竟严格证明表述经验尚显不足,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证明规范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注意请学生板书其中部分证明过程,借助课件展示部分证明过程;可能部分学生还有一些困难,注意对 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 第 三 环节
等腰三角形一教学设计(2)
回顾旧知 导出公理 ; 第二环节 : 折纸活动 探索新知 ; 第 三 环节: 明晰结论和证明过程; 第 四 环节: 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 第 六 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 导出公理 活动内容: 提请学生 回忆 并整理已经学过的 8 条基 本事实中的 5 条 : ,如果同位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 ,同位角相等 ; ( SAS) ; ( A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