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师版内容摘要:
关的是: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所产生的影响: ( 1) 对中国的影响: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列强侵略进入新阶段,列强加大了资本输出的力度,掀起瓜分狂潮;客观上刺激了中国人民探索抗争运动(资产阶级发动改良运动,革命派发动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农民掀起义和团运动) ( 2)对日本的影响:战争使日本得到了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但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而且有利于日本对远东的进一步侵略,成为日后侵华主力。 ( 3)对远东局势影响: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斗,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表明反映出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态度,既互相勾结 又互相斗争。 活动 二 、八国联军侵华 ( 1900 年) 义和团运动 原因: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 民族矛盾 不断激化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性质:一场自发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高潮: 1900 年春夏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结局: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 巨大历史功绩)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3 注: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这反映出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八国联军侵华 :(直接目的是: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 ⑴ 原因 :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日益加深 八国联军借口剿灭 义和团运动, ( 即: 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 发动 侵华 战争 ⑵ 爆发: 1900 年 6 月 , 英、美 俄、日、法、德、意、奥 _八国 ,借镇压义和团, 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 ⑶ 经过 : 1900年 6月,联军主力从天津 向北京进犯 廊坊阻击战 义和团、清军共同阻击 退回天津 , 天津保卫战。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师版
相关推荐
2 千多,怎么比较呢。 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再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引导出示,首位相同的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洗衣机看到他们三个吵架,也不甘寂寞,跳着说,我应该比你们都大吧。 哪知道电视机、空调、电冰箱三个宝贝哈哈大笑,你们想知道他们笑什么吗。 指名回答,引导:几百肯定没有几千多,所以位数多的那个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现在你们知道谁第一,谁第二。 谁第三,又是谁是最后一个吗
到原来的 2 倍,就是把图形按 2: 1 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 1: 2 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教学例 2 2,让学生读题 ( 1)提问:按 3: 1 放大是什么意思。 放大后的长
写出比例吗。 (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 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 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 课件显示复习题( 4 组),学生验证。 ⑵ 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完整板书
的一半,再除以 50,商是多少。 60与 40的和,被它们的差除,结果是多少。 六、 解决问题 东东看一本 98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25页,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 2倍。 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学校买来 20套课桌椅,共用去 1040元。 已知椅子每把 12元,桌子每张多少元。 图书馆有科技书 300 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 150本。 连环画的本数是科技书与文艺书总和 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