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骑牛比赛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内容摘要:
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 一、 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师:小朋友们爱猜谜语吗。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猜吗。 猜一种植物。 “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 ” “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 ”(谜底 :松树) (评价:真聪明,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棵松树,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 (出示松树贴图,一棵为大松树,一棵为小松树,大小对比明显。 ) 师:让我们来亲切地叫叫它们的名字。 瞧,这一大一小的松树该怎么读。 指名读。 [评价:你心中的小松树真小,你心中的大松树真大。 ]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学在初始阶段就充分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猜谜语,调动好奇心,求知欲。 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谜语创设浓厚的学习情境是个巧招。 )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打开课文 46 面,自由读课文。 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 2.看,生字宝宝自己从课文中跑出来了,还认识吗。 动脑筋记住它。 开火车读。 师: “松 ”是平舌后鼻音要读好它。 “爷爷 ”是轻声音节。 “呢 ”是轻声词。 3.你们已经和生字新词交上朋友了,长句子会读吗。 想来挑战一下吗。 课件出示长句子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 师指导朗读,指名读。 这句话很长,我们要注意停顿才能读 好它,看这些斜线就是吸气符号,要稍稍停顿。 (课件长句子加斜线表示停顿)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 师 :再来试一试,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一教就会,真了不起。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 1)介绍两颗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 2)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 3)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 4)小松树惭愧的低下了头 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贴图找位置,学习第一段。 师:生字新词,长句子都会读了。 读起课文来一定更有信心。 自己再读读,看能不能把课文读的更流利通顺。 师 :孩子们都会读了吗。 会读了,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它们找到家。 出示大山的贴画。 瞧,这是一座高山,谁来摆一摆,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在哪里呢。 指名上台来摆两棵松树的位置。 师引读:瞧,山上有一 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你们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第一自然段) 师:一起捧起书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出示生字:松 多 呢 回 答 学习新偏旁“口字框” 说说你们的记忆方法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来说说该注意的地方 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七、板书设计 8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 山上 大松树 山下 第 三 单元 课题 小松树和大松树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 课 教学 目标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4 个生字,认识“子字旁”“父子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 4 个生字,认识“子字旁”“父子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难点 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课前 准备 小黑板 生字卡片 学情 分析 小松树和大 松树究竟是谁高,为什么小松树矮却能看到远方。 这些问题学生只有在深度的朗读和辩解下才会弄懂,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推动小组学习的力量,让孩子们在同龄人身上学习。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词语 多 你呢 回答 风伯伯 孩子 低头 一棵 摸 托起来 惭愧 :( )有一棵( )的松树,( )有一棵( )的松树。 二、出示目标 三、品读感悟 提示任务 —自主阅读 展示交流 1.尊重朗读体验,注重生成,学习第二 段。 过渡:小朋友读书可认真了。 老师这儿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有一个导演要把《小松树和大松树》拍成一部电影。 他们要招聘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演员,想参加吗。 师:找到请举手。 把你画的读给大家听,你们和他一样吗。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 师:谁来当小松树,来演一演。 要演好它可要读好小松树的话,想一想小松树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和表情怎样。 自己先试一试吧。 A、方案 :请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朗读。 :你觉得这个小演员把台词说的怎样。 :我也觉得 她读的特别好,再听听她那些地方读的特。第三单元课题骑牛比赛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
相关推荐
行运算。 【要求看谁算得快,为进一步明确调商过程的重要性提供对比的依据】 ( 2)集体交流运算的结果,要求说说每一题怎样试商。 并说明为什么第三组 147?9 在运算的时候速度要慢些。 【指出需要调商的原因】 ( 3)完成解下 来的两列习题,并指出哪些题需要调商;【根据教学时间可分组进行计算】 ( 4)集体交流结果,并总结试商和调商的方法; 二、提高练习 完成第 4 题
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第二次呢。 第二乐章完成: 本乐章是 D 调,可是属于什么拍呢。 请说说拍号的含义是什么。 仔细聆听,说一说歌曲的速度是怎么 样的。 书上说:“秋高气爽,大地充满着无限 的欢乐,可是欢乐的人们却突然停止了舞蹈和 歌曲”,为什么呢。 第三乐章完成: 本乐章是什么调。 属于什么拍。 请说 说拍号的含义是什么
确定计算方法 可能一: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还有 100-80?这样的算式,这时要组织学生充分感受,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问题应该先算什么。 列成这样的综合算式对不对。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哪一步必须先算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第 34 页。 可能二: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也有可能有 ( 100- 80) ?这样的算式
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 1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体会 转化可以多样 例 2 通过假设和调整解决问题,体会假设与调整可以多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
为什么 ?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问题二: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 ? 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 ?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问题三: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 画面 ? 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 ?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问题四: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 ?
(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 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 3)老师说明: 4 个 2 相加得 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 24=8,像 2 4=8 这样的算式,是乘 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 4) 4 个 2 相加得 8,不仅可以写成 2 4=8,还可以写成 4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