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案4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丝不能与酸接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 .(2)由 mL 精确度 mL 可知所选仪器为滴定管。 Ⅱ .了解乙、丙量气原理及操作 是解本题的关键。 答案 Ⅰ .(2)酸式滴定管 (5)反应所需时间 Ⅱ .(1)②①③ (2)丙向下移动 (3)氢离子浓度不同 镁与铜易形成原电池 , 加快反应速率 , 干扰实验的测定 题组一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1.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判断下列各项是否正确。 考查物质的结构 (1)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 10 NA( )(2020江苏- 5B) (2) g H2O2中含有电子数为 NA(√ )(2020上海- 7B) (3)1 mol 乙烷分子中含有 8NA个共价键 ( )(2020浙江理综- 8B) (4) g的 NaCl固体中含有 NA个氯化钠分子 ( )(2020浙江理综- 8C) (5)24 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NA( )(2020福建理综- 8A) 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 (6)标准状况下 , L 乙醇的分子数为 NA( )(2020福建理综- 8D) (7)标准状况下 , L 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 4 NA个 ( )(2020四川理综- 7A) (8)标准状况下 , 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 NA( )(2020上海- 7D) 考查电离情况 (9)1 L molL- 1乙酸溶液中 H+ 数为 NA( )(2020福建理综- 8B)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10)1 mol Ca 变成 Ca2+ 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2NA(√ )(2020广东理基- 20D) (11)1 mol Cl2与足量 Fe 反应 , 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2020广东- 10A) (12)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2NA( )(2020福建理综- 7C) (13)在反应 KIO3+ 6HI===KI+ 3I2+ 3H2O 中 , 每生成 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 6NA( ) (2020江苏- 5C) 考查盐的水解 (14)将 mol 氯化铁溶于 1 L 水中 , 所得溶液含有 Fe3+ ( )(2020广东- 6D) (15)在 1 L molL- 1碳酸钠溶液中 , 阴离子总数大于 NA(√ )(2020浙江理综- 8D) 气体摩尔体积 (16)标准状况下 , L H2O 含有的分子数等于 ( )(2020上海- 12A) (17)标准状况下 , L 空 气含有 NA个单质分子 ( )(2020福建理综- 7B) (18)分子数为 NA的 CO、 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 L, 质量约为 28 g( )(2020上海-12C) (19)常温常压下 , L 乙烯中 C- H 键数为 4NA( )(2020江苏- 5D) (20)乙烯和环丙烷 (C3H6)组成的 28g混合气体中含有 3NA个氢原子 ( )(2020广东- 6B) (21)标准状况下 , 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 (2020广东- 6C) (22) L Cl2中含有 NA个 Cl2分子 ( )(2020广东理基- 20A) 题组二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2. (2020四川理综,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1 mol氧气中含有 1023个氧原子 , 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 L B. 1 mol臭氧和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等体积 、 浓度均为 1 molL- 1的磷酸和盐酸 , 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 3∶ 1 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 1∶ 6, 氧原子数之比为 1∶ 3 答案 C 解析 O2为双原子分子, 1 mol O2含有 1023个氧原子, 1 mol O2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为 L, A正确;臭氧为 O3,因此 B 正确;由于 H3PO4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因此 C 错误;干冰和葡萄糖的分子式分别为 CO C6H12O6,因此 D 正确。 3. (2020海南, 3)在两个密闭容器中 , 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 、 乙两种气体 , 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 , 且甲的密度。第一章学案4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
相关推荐
剂,要求该溶剂:( 1)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 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 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板书】 萃取 ( 1)所用仪器:烧杯、漏斗架、分液漏斗。 ( 2)萃取:利用溶液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前者称为萃取剂,一般溶质在萃取剂里的溶解度更大些。 分液:利用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密度不同
飞快地后退”是以 _______为 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根据 _____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 ,描述同一物体时,结论一般也 _________。 可见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 _____________。 三、 合作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km 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三中八年级物理(上)导学案 制作: 李文汇 审核: ________ 学生信息 班级: 姓名: 所属小组
假设,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 进行实验 时,要注意如实地,及时的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 那么实验时需要一些实验器材,(提前准备好的),如试管,解剖盘,培养皿,烧杯,滴管,酒精灯,吸水纸,纱布,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直观的接受实验。 注意:给学生提供实验中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 环节五:学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
比 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 式和 式等。 3 、 阅 读 地 图 , 要 学 会 辨 认 方 向。 有 三 种 : ⑴ 、 一 般 情 况 下 , 面 对 地 图 , 用“ 、 ” 来定方向。 ⑵、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定方向,箭头指向 方。 ⑶、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指示 方向来定方向。 阅读地图,还要学会认识图例。 认 18 页图
知道 B 处是否受影响,只要求出 B 到 AC的最短距离并比较这个最短距离与 200的关系,若大于或等于 200海里则受影响,若小于 200 海里则不受影响 . 6 ( 2)要使卸货过程不受台风影响,就应在台风中心从出发到第一次到达距B200 海里的这段时间内卸完货,弄清楚这一点,再结合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此题就不难得到解决 . 解: ( 1)过 B 作 BD⊥ AC 于 D 根据题意得:∠
首先要把实际问题转化 为学过的数学问题, 最关键的是要构造合适的直角 三角形,把已知角 和边 放在所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 . 如图二 , 把一个实际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的几何 问题 ,再结合 刚学的三角函数知识 ,此题就不难解答了 . 解: 过 A 作 DAE⊥ DC于 E 在 Rt△ ADE 中, AE=BC=30, ∠ A=300 ∵ tan A=AEDE ∴ DE= 33 30=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