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2内容摘要:

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C.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D.《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20.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 这与中国政 府一贯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 该宗教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 21.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 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北方长期 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23.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24.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25.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二、非选择题( 26题 12 分; 27 题 16 分; 28 题 13 分; 29 题 9 分 ) 2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 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2分 ) 探究一 制度篇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总是 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请问,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分 ) 探究二 经济篇 (2)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 (2 分 )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生 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最典型的一例。 (2分 ) 探究三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