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小调查精编教案北师大版内容摘要:

是左右结构的汉字, “ 弓 ” 旁。 相传黄帝的第五子 ―― 挥,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弓箭,于是黄帝便命挥为督造弓箭的 “ 弓长 ” , “ 弓长 ” 合在一起便是“ 张 ” ,这就是张姓的来历。 可以自豪地说 ―― 我们是中国最早发明家的后代。 弓箭的发明,是工具进步的一大飞跃,请大家看看我祖先的高科技产品 ―― 各式各样的弓箭。 张氏的 “ 郡望 ” 是 ―― 清河,所以有“ 天下张氏出清河 ” 之说。 祠堂号 “ 百忍堂 ” ,说明了张氏祖先希望后代凡事要忍,以和为贵。 张氏家族的名人古代有张良、张衡、张之洞等,现代有张学良,还有我最喜欢的歌星张惠妹等。 我们为 “ 张 ” 氏而骄傲。 生:请问:为什么说弓箭的发明是工具进步的一大飞跃。 张:在弓箭发明以前,人们捕获猎物或和敌人搏斗都是近身的,但是弓箭的发明大大延长攻击距离,既减少了伤亡, 又提高了效率。 所以说是工具进步的革命性飞跃。 生:你在表中把 “ 张之洞 ” 列为古代名人,这是错误的。 他是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张:哦。 是我搞错了,谢谢你的指正。 (师生鼓掌) 师:好,接下来有请韩姓同学。 韩姓同学: “ 张 ” 姓是以职务为姓,而我的姓氏却是以国为姓 ―― 姓 “ 韩 ”。 (放幻灯片并逐片解说) 8 我们的家族有许多名人,如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 ―― 韩非子,汉代名将 ―― 韩信,唐代文学家 ―― 韩愈。 下面请看我祖先的光辉形象。 (放图片) 我的祖籍地在河南新野,虽然我对那里不熟悉,但是我还是从我爷爷口中 听到许多关于河南新野的故事。 这是 “ 汉议事台 ”―― 我们新野标志性古建筑。 欢迎同学们提出问题。 生:刚刚你讲了新野的 “ 汉议事台 ” ,能不能讲讲它的来历。 韩:汉议事台就是东汉末年的一些政治家们商议大事的地方。 生:为什么你的姓是以 “ 国 ” 为姓。 韩:因为战国七雄里面有一个韩国,它是春秋时晋国分成的三个诸侯国其中之一,那时的韩国人,大多就以 “ 韩 ” 为姓。 生:《三国演义》中多次提到新野,你能不能讲讲有关新野的故事。 韩:有 “ 火攻博望坡 ” 和 “ 火烧新野 ” ,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协助刘备指挥的第一场 战役。 师:通过两位同学对自己姓氏调查的介绍和回答质疑,增加了我们许多姓氏的知识。 下面我们根据上述介绍,归纳出姓氏有哪些来源。 生: “ 张 ” 是以官职为姓。 生: “ 韩 ” 姓是以国名为姓。 师:(完善修正同学们的归纳,并形成板书): 姓氏主要来源:以职业(务)为姓 以地名为姓 师:姓氏的来源很复杂,但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两种。 我想问一下,当决定你姓什么的时候,你的家长有没有跟你商量。 生:不商量。 一般来说,姓氏是事先注定的,也就是说你还没有出生,就注定了要跟父母姓。 师 :这是为什么。 生:是血缘的关系。 师:那么,你热爱你的姓氏吗。 生:热爱。 因为这是家族和血缘的标志。 师:我们现在用一个包含你姓氏的成语,来表达对自己姓氏的热爱,好吗。 (众生:好。 ) 钟同学: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就是说钟氏一个个都是正直、刚强的英雄好汉。 李同学:张冠李戴。 不要把张的帽子戴到李的头上去了,就是说我们李家的人做事是有规有矩的。 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师:你姓 “ 王 ” 还是姓 “ 寇 ”。 9 王:当然姓 “ 王 ” , “ 王 ” 是尊贵的象征。 师: “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 是一种旧的历史观点,但是 “ 寇 ” 姓历史上也出过名人,谁能说出其中一个。 生:寇准,是北宋时期的爱国将领。 雷同学: “ 如雷贯耳 ”“ 春雷滚滚 ”“ 雷声震天 ”。 师:啊。 我差点要捂耳朵了, “ 雷 ” 姓是小姓,但声音却很响,有什么含义。 生:雷声催人奋进,提醒我们不但要努力学习,还要出人头地,声名远扬。 师:好。 你人小志气大。 在实际行动中可千万不要 “ 雷声大,雨点小 ” 哦。 (众笑) 林同学:不管你姓 “ 雷 ” 也好,姓 “ 钟 ” 也好,所有的姓氏都包含在我的 “ 林林总总 ” 之中。 我们林姓包容性强、目光远大,比如有 “ 中国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 林则徐。 师:大家不但用成语表达了对自己姓氏的热爱之情,又从中演绎出对自己激励的含义,这很好。 树有根,水有源,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和启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姓氏呢。 姓氏时刻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由此产生的姓氏文化又影响我们的生活,大家能不能以自己切身经历和体会,谈谈姓氏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陈同学:我们老家的村子只有 “ 陈 ”“ 杨 ” 两个大姓,所以在学校里同学们不是姓 “ 陈 ” 就是姓“ 杨 ”。 后来来了一个姓 “ 黄 ” 的插班生。 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姓 “ 黄 ” ,又是外地人 ,所以大家都歧视他,经常捉弄、嘲笑他。 老师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就跟我们讲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还说这位姓 “ 黄 ” 的同学说不定与黄继光有血缘关系呢。 从这以后大家对这位姓 “ 黄 ” 的同学都很敬佩,说他是黄继光的后代。 师:看来那位 “ 黄 ” 姓的同学是沾了家族名人的光咯。 在乡村大姓歧视小姓的现象确实存在,这种狭隘的姓氏观念,是我们要摒弃的。 所幸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是越来越少了。 在我们深圳,就不存在这种现象,这说明了开放地区的文化包容性。 方同学:小学时我从老家转学到深圳,在新学校我一个同学都不认识,刚好班上有位 同学和我同姓“ 方 ” ,她就很主动地跟我聊天,就好像老朋友一样。 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碰到一个同姓的人,特别容易沟通,这也是常见现象。 这表明了中国人有较强的宗族观念。 林同学:我妈妈单位有个年轻人,他姓 “ 卞 ” ,就是 “ 下 ” 字上面加一点,因为我妈妈单位就他一个年轻人,而且就他一个姓 “ 卞 ” ,因此大家就叫他小 “ 卞 ”。 叫的人无意,听的人有心,常弄得小卞非常难堪,最后只好求大家别叫他小卞(便)了。 (众笑) 郑同学:我父亲厂里有个姓 “ 康 ” 的师傅,我们经常叫他 “ 康师傅方便面 ” 呢。 师:看来姓氏有时会带来一点 小麻烦。 郑同学:我觉得我们姓 “ 郑 ” 是最吃香的,比如,副班长或副厂长,如果他姓 “ 郑 ” 的话,大家就会 10 叫他 “ 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