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尺分别是多少,并标在图上。 名称 黑板长 黑板宽 图上距离 15厘米 5厘米 实际距离 3米 1米 比例尺 1: 20 1: 20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比例尺,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比例尺的。 学生可能说出: 图上距离 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0 厘米。 图上距离 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米。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 1/20。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 20 倍。 让学生自己说,同位说,互相交流自己画的平面图 的比例尺的意义,充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在这个环节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动手,动口,不要怕学生出错或画的不像,要允许学生向未知的领域挑战,并在挑战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问题。 在不断碰撞、探究、理解的过程中将思维引向纵深发展。 比例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这样不只是让学生知道结论即行,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求比例尺的方法。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比例尺的意义的基础上,在网页中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地图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① 数值比例尺。 在网页中找到 中国政区图 ,充分的去说比例尺的意义。 单位换算的技巧问题:1 千米 =100000 厘米。 让学生浏览网页,记录下来地图的名称和比例尺,并与同学交流你找到。比例尺的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比一比白板使用教学设计
谁能借助图画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 离开图画你能读出来吗。 请同学们 四人小组识字,有小 组长带领完成三个任务。 a、组长带领 组员 保证每个 人都 会拼 读。 b、组长带领 组员 去掉拼音识字。 C、 讨论 识字方法、组简单的词。 教师检查 全班 讨论学习:说说你早已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 (用生字组词。 ) 现在我们要带生字 回到课文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