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导学案(2)内容摘要:
要求:( 1) 学生独立观察教材 P49上的情境图。 ( 2) 独立完成导学案“探究一”。 ( 3)独立 完成 “ 探究二 ”。 二、展示交流 代表汇报。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交流例 1的学习结果 有 15盆花,每 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 15盆花有没有摆完。 ( 想一想 15里面有几个 5。 ) 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 15247。 5=3(组) 明确写法: (结合操作思考)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 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探究二: 学习例 2 列式解决,从解决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一说竖式除法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 余数表示什么。 它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比较例。有余数除法导学案(2)
相关推荐
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 怎么那么坐不住。 怎么那么难教。 怎么那么不爱学习。 家长怎么也不管管。 其实,冷静想想,可能 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 思想 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 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 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
对温度计的观察,计算温差,感知有理数减法法则。 问题 1:你能从温度 计上看出 4℃比- 3℃高多少摄氏度吗。 先请同桌两位同学相互讨论交流,然后请 2~3个学生发言. 问题 2:如何计算 4-(- 3) 呢。 先引导学生回忆: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 =差,再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得出:差+减数 =被减数 如:计算 4- 3 就是求一个数“ x” ,使它加上 3 等于
是什么呢(分成了 2 份,剩下的 4 个不能再分了。 )分成的 2 份在算式中叫什么(商)我们就把剩下的不能再分的“ 4”叫做余数。 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 6 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 4。 边说边板书: 18247。 7=2(份)„„ 4(个)。 想一想: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呢(不够再分 1 份的时候)。 对。 说得非常好,是不够再分 1 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数,如果还能再分 1
呢(分成了 2 份,剩下的 4 个不能再分了。 )分成的 2 份在算式中叫什么(商)我们就把剩下的不能再分的“ 4”叫做余数。 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 6 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 4。 边说边板书: 18247。 7=2(份)„„ 4(个)。 想一想: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呢(不够再分 1 份的时候)。 对。 说得非常好,是不够再分 1 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数,如果还能再分 1 份怎么办(继续接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