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白杨礼赞x内容摘要:

3.划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句子。 (三)研习新课。 播完录音。 挂出黑板(或打出幻灯)。 学生课堂练习内容: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可运用工具书。 )无边无垠(y237。 n)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虬枝(q)婆娑(suō)秀颀(q237。 )倔强(ji224。 ng)(把形声字“垠与银”,“砥与底”的形旁作比较。 说说“倔强”的“强”的其他读音。 )2.填空: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 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和,突出了它的不平凡。 第7、8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点明了主题。 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势力,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口答:课文在1、4、6、8四个自然段中直抒胸臆,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教师点拨:填空练习反映了作者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抒情线索,本文可分五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把白杨树与楠木作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3.学习第一段。 问:开篇一句单独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1)点明题旨。 (2)赞美的原因是“不平凡”,用“实在”来强调到底怎样的“不平凡”。 下文便以此为线索,从不同方面展开描述。 4.学习第二段。 指名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 作者开头赞美白杨树后,却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本身,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 (打出白杨、黄土高原的幻灯。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 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黄绿错综:黄土——“伟大的自然力”。 麦浪——“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 (色彩)无边无垠:没有边际。 (空间)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地形)一幅雄伟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风景画面“扑入”视野,人们的感觉是什么。 先是“雄壮”、“伟大”,由于汽车长时间地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奔驰,人们产生了“倦怠”、“单调”的感觉。 就在这时,“猛抬眼”看到了“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白杨树,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作者要歌颂的形象——白杨,奇迹般地出现了,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 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第4自然段点明那是白杨树,“那”和上文中“远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