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内容摘要:
3 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 二、 戊戌变法( 1898 年) (一)公车上书 1.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时间: 1895 年 3.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4.内容: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5.影响: 公车上书拉开了 维新变法运动 的序幕。 6. 为了给变法制造舆论,维新派在北京创办了 《中外纪闻》 ,组织了强学会,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在天 津创办《国闻报》等。 (二)百日维新 1.开始的标志: 1898 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内容: ①经济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②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 ;③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④军事方面: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3.结果: ① 1898 年 9 月 21 日以慈禧为首发动了戊戌政变; ② 维新志士: 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害 ,称为“戊戌六君子”。 4.性质: 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 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 思想启蒙运动 ,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6.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②采取改良的办法,脱离广大民众;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不足以同封建势力抗衡。 7.给我们的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辛亥革命 (1911 年 )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兴中会的成立: 1894 年 孙中山 在美国 檀香山 建立兴中会。 ( 1)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 ( 2)口号:振兴中华 2.同盟会的成立: 1905 年 8月 孙中山 在 日本东京 成立同盟会。 ( 1)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 同盟会以 《民报》 作为 机关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2)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1.时间、地点: 湖北武昌 2.结果:。教案——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1
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 34和 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34是由 3个十和 4个一组成的; 28是由 2个十和 8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 (个位是 4个一加 8个一,得 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 个位 12满十了吗。 (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 12满十了) 师: 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 2)边摆边算. 师:个位 4加 8满十
教案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1
(学生展示摆法: ) (1)在他摆的过程中 ,你们发现 2 9 和 33 的身影了吗。 (指板书 24+9=33 问) (2)谁再说说 33 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板书 : ) 方法二: (1)谁也是用小棒摆的,但是和他摆的方法不一样,但结果也是 33。 ( 学生展示摆法 2:) (2)谁再说说 33 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板书 : ) (3)他摆的和刚才摆的哪儿不一样。
教案unit8(7)
引导学生们看图片,根据提示依次说出每 个月 的名称。 2. 同时使用不同的节目名称,询问学生的想法,熟悉了解这些单词以后,使用刚才用过的图片来给出问题: When is your birthday? 3.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s. 使用游戏的形式,老师说一个有关的中文节目名称,然后叫学生回答,接着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一个学生说汉语,其他学生说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