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毛红叶内容摘要:
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个结论发展了原来的乘法概念,使乘法有了新的应用领域。 沟通新旧算法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 如果比较算式 10 1/2 和 10247。 2,能够发现它们都是求 10 的 1/2 是多少,都是把 10平均分成 2 份。 虽然运算不同,意义却是相通的。 同样,算式 102/5 和 10247。 5 2 都是把 10 平均分成 5 份,求其中的 2 份,都是求 10的 2/5 是多少。 例题在教学分数乘法的初始阶段,安排这些可对比的内容,让学生反复体验分数乘法。 “练一练”加强概念。 第 1 题先涂色表示 12 个圆的 1/ 20 个方格的 4/5,感受“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 再列式 12 1/20 4/5 计算,进行较抽象的思考并用数学方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两者结合,加强了分数乘法的概念。 第 2 题用“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描述图示的数量关系,在“现实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例 2 列出的算式都是分数乘整数,它们的计算方法已在例 1 里教学。 所以 10 1/ 10 2/5 都可以让学生计算,要提醒他们先约分,再相乘,尽量使计算过程简便些。 三、 例 3—— 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 2 以及练习八第 6~ 11 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编排例 3 继续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是因为“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较难理解的数量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普遍存在于实际问题 中。 无论从知识的教学还是从知识的应用考虑,都需要单独编排例题。 解答例 3 的关键是理解红花比黄花“多 1/10”、绿花比黄花“少2/5”的含义。 从本质上讲,它们仍然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但是比较难懂。 教材用条形图呈现三种花的朵数关系,表示黄花朵数的直条刚好是 10 格,表示红花的直条比黄花多 1 格,形象地表达了红花比黄花多 1/10。 例题还通过“红花比黄花多的是多少朵的 1/10”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图意,正确理解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相当于黄花的 1/10。 从而明白,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黄花的 1/10 是多少 朵,即 50 朵的 1/10 是多少。 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是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变式,安排在“试一试”里教学。 在例 3 的条形图上,如果把表示黄花的直条平均分成5 份(每 2 格看成 1 份),绿花比黄花少这样的 2 份。 所以,绿花比黄花少 2/5 的含义是: 绿花比黄花少的朵数相当于黄花的 2/5。 教材要求学生仿照红花比黄花多 1/10 那样,在条形图的直观支持下,分析并理解数量关系。 通过独立解决变式的问题,实现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向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认知迁移。 第 44 页第 14 题分析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意义是概念专项练习。 在说分 数的意义时,要先指出把什么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多少份,然后指出什么是这样的几份。 如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2/5,应该把足球个数看作单位“ 1”的量,把它平均分成 5 份,皮球比足球多的个数相当于这样的 2 份。 这题要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数量关系式可以视为一种数学模型。 从解题角度上看数量关系式,它有助于列出算式或列出方程;从思维角度上看数量关系式,把文字叙述的数量关系改写成关系式,压缩了思维过程,精简了数学语言,表达了。教材分析毛红叶
相关推荐
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师: 谈出你对句子的理解。 ———— 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相机指导形容花的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板书) 各种颜色的花在一起就是 —— 姹紫嫣红。 (侧重花的颜色) 娇艳的花一朵挨一朵,互相簇拥,靠在一起,挤在一起 ,这就叫 —— 花团锦簇(侧重花的形态)
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投票选举时的视频。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的权力是谁赋予他们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他们都是人大代表,他们在行使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 “ 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 ”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人大代表的责任。 板书: 人大代表人民选
把握气教育规律,才能有效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对于教师而言,不断加深对于规律的深刻认识,是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重大任务。 教师必须克服为完成任务而工作的思想,要认识到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实际上是自我发展的过程。 只有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教师才能够认真处理师生交往,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
,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用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 教师的情感品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情感丰富的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善于帮助它们分析、认识情感经验,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喜悦的目光,亲切的微笑,耐心的倾听,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细致的关心以及主动的沟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