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扬科技太阳能光伏电站30mw工程预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符合建设低碳生态 肥城 市 目标要求 发 展 太阳能,是实现 肥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在 肥城市 《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围绕建设“著名东方圣城、文化旅游名城、现代科技新城、生态宜居水城”,集中打造园区经济、文化旅游、高铁新城“三大亮点”,大力实施孔子品牌带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业振兴、名城建设、文化旅游大项目、农村社区建设、保障 和改善民生“六项重点”,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五个翻番”,力争重新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新 肥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 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开发利用 肥城市 荒山坡地的要求 我国太阳能理论总储量为 147 108 GWh /年。 从理论上讲除去农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道路等,在任何荒地和建筑上都可以安装光伏组件。 肥城市 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 源,且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多数未利用荒坡,地势 开阔,可作为“大 型 光电工程”实施的重点和理想地区。 搞 光伏发电, 不同于其他工业项目,是一个完全无污染的生态项目,也是改善 肥城市 长久依赖煤电等消耗型现状的项目,项目的建设对于 肥城市 调整产业结构和最大发挥荒山坡地经济效益来说很有必要。 三、项目任务与规模 、项目任务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肥城市 年平均日照时间在 2400 小时左右,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广阔的前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地区经济与发展 1992 年撤县建市,总面积 平方公里,截止 2020 年辖 3 个办事处, 11个镇, 1 个省级 高新技术开发区 , 607 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万人,新城街道办事处 、老城街道办事处、王瓜店街道办事处、 潮泉 镇 、 桃园镇 、 王庄镇 、湖屯 镇 、 石横镇 、 安临站镇 、 孙伯镇 、 安驾庄镇 、 边院镇 、 汶 阳镇、仪阳镇 .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 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 ,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 全国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新 农村 建设明星市, 全国绿色小康县, 全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示范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科普示范市 ,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 ,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 ,全省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 ,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市 ,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 ,省级 文明城市 ,省级环保 模范 市 , 山东 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国家级 园林城市 ,省级生态经济十强市 ,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 2020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 亿元,年均 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元大关,达到 亿元,年均增长 %,其中税收收入 亿元,年均增长 %;地方可用财力实现翻番。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83 亿元,年均增长 %。 、电力系统规模 截至 2020年底,山东省共有 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 303座,变电总容量 12505万千伏安。 其中: 500 千伏变电站 28 座,容量 4025 万千伏安; 220 千伏变电站275 座,容量 8480 万千伏安。 建国初期, 肥城市 电力工业仍是空白。 1958 年,修建肥城 发电厂,架设高压线路,电力工业 起步。 1963 年,肥城 35 千伏线路建成接火送电,电力供应纳入国家电网。 1964 年,成立县农村电力管理所。 1971 年,普及各区镇供电。 1974 年,供电量达到 2948 万度。 1985 年,二期工程完成,全县电网初具规模,高压线路遍布全县 12 个区镇, lO 千伏以上输电线路发展到 884 公里,变电所 3 座,主变容量 62900 千伏安,配电变压器 1297 台,总容量 92829 千伏安,总装机容量 8. 67 万千瓦,年用电量 8000 万度。 1990 年,全市变压器 1553 台,总容量194610 干伏安。 市供电局属 35 千伏以上变电所 5 座,总容量 85050 千伏安。 其中 110 千伏变电所 l 座,主变容量 51500 千伏安; 35 千伏变电所 4 座,主变容量33550 千伏安。 全市用电量为 14191 万度,其中工业用电 8267 万度,占 60. 8%,农业用电 2712 万度,占 %,生活照明用电 2852 万度,占 20. 1%。 用电照明户 10 万余户,占总户数的 73. 6%。 、 建设规模 本 光伏电站预选站址占地约 1200 亩 , 一 期建设 规模 30MW。 四、太阳能资源 、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我 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根据 全国 700 多个气象台站长期观测积累的资料表明,中国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大致在 103~ 103MJ/m2 之间,其平均值约为103MJ/m2。 图 4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 : 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 3200~ 3300h,年辐射量在 6700~ 8370MJ/m2。 相当于 228~ 285kgce(标准煤 )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 为 3000~ 3200h ,年辐射量在 5860~ 6700 MJ/m2, 相当于 200~ 228kgce 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 : 全年日照时数为 2200~ 3000h,年辐射量在 5020~ 5860MJ /m2,相当于 171~ 200kgce 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 地。 四类地区 : 全年日照时数为 1400~ 2200h,年辐射量在 4190~ 5020MJ/m2。 相当于 142~ 171kgce 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属于太阳能资源可利用地区。 五类地区 : 全年日照时数约 1000~ 1400h ,年辐射量在 3350~ 4190MJ/m2。 相当于 114~ 142kgce 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 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 2000h,年辐射总量高于 5860MJ/m2,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 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 山东省太阳能资源概况 山东省各地年总太阳总辐射量在 ~,其中成武站年总太阳总辐射量最少,为 ,蓬莱年总太阳总辐射量最多,为,相差约 1000MJ/m2。 山东省各地太阳总辐射地区差异较大,其中胶东半岛南部太阳能总辐射量较小,北部蓬莱、龙口一带较大,呈 现处南少北多的特点,鲁北垦利、河口一带太阳总辐射量较大,鲁西一带较小。 图 42 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全省各地太阳总辐射量从 1 月开始至 5 月,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 5 月各地的太阳总辐射达到全年的峰值,之后下降, 12 月降至低谷,成为全年太阳总辐 射量最小的一个月。 7 月份天文总辐射量最大,但是随着雨季的到来,阴雨天气增多,日照较少,因此太阳总辐射量受到影响; 5 月份处于夏季风盛行时期,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山东,多晴好天气,其天文总辐射仅次于 6, 7 月,因此太阳总辐射最大。 12 月,天文总辐射和实际太阳总辐 射量,都处于最低值。 、 肥城市 太阳光辐射量 以下是美国国家航天气象局 NASA 监测到的场址地区气象资料: Month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Daily solar radiation horizontal Atmospheric pressure Wind speed Earth temperature Heating degreedays Cooling degreedays 176。 C % kWh/m2/d kPa m/s 176。 C 176。 C d 176。 C d January 526 0 February 405 1 March 9 3 279 37 April 71 201 May 100 8 367 June 0 469 July 0 518 August 0 476 September 1 370 October 63 217 November 253 48 December 459 0 Annual 2065 2704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 肥城市 平均年辐照量为 ,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比较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五、工程地质 、地理地貌 肥城市 在大地貌位置上处于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的交接地带,属泰、沂、蒙山前冲击扇的交接地带,属于泰、沂、蒙山前冲击扇的中上部,山丘与平原之比为 3: 7。 东、北、南三面环山,丘陵起伏,大小山丘共有 198 座;中西部是泗、沂河冲击 平原,鲁西南平原的东北角为大片的肥田沃土。 地势总特征是北高南低,东高西低,自然由东向西倾斜状态。 境内最高点是北部凤凰山,海拔 米,最低点是西南部的程家庄附近,海拔 47 米;城区中心海拔 米。 南北相对高差 米,东西相对高差 米。 从东北部老虎窝山到西南部的程家庄长 39 公里 ,比将为 1/60。 境内地貌,按形态可划分为低山岭坡、岗坡沟谷地形、近山阶地、山前倾斜平原、河谷平原、微斜平原、浅平洼地 7 个类型。 境内山丘属蒙山北西部余脉的边缘部分,多分布在北、东、南三面,共有大小山头 82 座,主要有 凤凰城、九山、石门山、防山、尼山、昌平山、九龙山等。 、地质状况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受不同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较复杂的构造系统与沉积物。 肥城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 中朝准地台鲁西断隆的中北部偏西,菏泽-尼山隆起上的尼山隆起与 肥城 凹陷的交接部位。 1.地质 境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太古界泰山群,古生界寒武纪、奥陶系、石炭系,新生界下第三系及第四系。 基岩露于北、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带,中西部则为大面积第四系所覆盖。 覆盖层下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迭统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层,煤藏量丰富。 2.构造 肥城 境内分属 两个次级构造单元,以峄山断层为界,东部为尼山凸起西缘,西部为 肥城 凹陷的北部。 境内褶皱构造微弱,断裂构造发育,伴随断裂有轻微褶曲产生。 尼山凸起规模大,隆起较高。 尼山断层的北西端,部分被第四系所掩覆,自防山乡无粮庄附近起,向南东经土门延伸出境。 走向 300176。 倾向南西,倾角约 70176。 ,高角度正断层,南东盘上升,北西下降。 肥城市 凹陷主要受南北向峄山断层和其南北边缘的近东西向凫山断层的控制,为不对称斜凹陷。 肥城 凹陷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期,定型于新生代喜山期,为中新生代沉积凹陷。 该凹陷以走向近于东西的郓城、汶泗断裂为南北边界, 断裂间凹陷中有较厚的第三系红色地层发育,凹陷周缘,东部与南部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分布。 境内还分别发育一组北东向和北西断层,均为第四系所掩覆。 北东向一组有八宝山断层、金庄断层的入境部分,为倾向南东的正断层。 北西向一组有滋阳断层的入境部分,为倾向北东的正断层;孔村断层为倾向南西的正断层。 、场地结论 项目区地貌为丘陵地貌单元,总体上讲,地势呈现 北 高 南 低之趋势。 场地 地表水排泄通畅,地下水位埋藏很深, 岩土体含水量很小,不会对建筑物基础构成较大影响。 就场址地区的地震地质和岩土工程条件而言,不存在影响电场建设的颠覆性问题, 可以 建设太阳能 光伏电站。 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及构成 光伏发电系统按照应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三大类: 独立发电系统、 微网发电系统和并网发电系统。 未与公共电网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称为独立发电系统;与偏远地区独立运行的电网相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称为微网发电系统;与公共电网相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称为并网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按照系统功能又可以分为两类: 不含蓄电池环节的 “不可调度式并网光伏 发电系统。利扬科技太阳能光伏电站30mw工程预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