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世纪大讲堂20夏商周断代工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日后,《六月时报》发表了美国汉学家倪得卫的一段话: “各国学者将把这份报告撕成碎片。 ” 有一点是可 以肯定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的出现,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冲击。 日本历史考古弄巧成拙 早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刚刚立项的时候,一位日本汉学家便给彭林教授写来一封信。 在信中,这位汉学家善意地规劝:你们搞夏商周断代工程无非是要拉长历史,激起所谓的民族自豪感。 但我以日本的历史劝你们,日本也曾做过这种事,后来发现,日本为之付出了代价。 彭林给这位日本汉学家回信说,你研究确定的武王伐纣年代是公元前 1118年。 如果我们要拉长历史,只会比你得出的结论更长。 可我们得出的结论却是公元前 1046 年 ,比你的还要短,这叫什么民族主义。 的确,夏商周断代工程面临的争议除了学术上的外,主要是来自国外的 “中国要搞民族主义 ”的指责。 对此,专家们认为有些无聊。 有专家反问,难道只有外国人来研究中国历史,才不叫民族主义。 专家们反驳的例子是有关 “三焰食日 ”的记载。 在甲骨文中,曾有学者说有四个字叫 “三焰食日 ”。 这 4 字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关于日珥、关于日食见水星三项世界纪录,曾长期为学界承认。 然而,夏商周断代工程一开始便将这 4 个字的真实性排除了。 这一排除,等于排除了三项世界纪录。 专家认为,这显示了工程对科学的尊重。 据知,工程 1996 年立项时,有学者曾想赶在 1999 年 50 年国庆时完成年表制定。 由于碳 14 测量的改进工作一时未达到预定的精度,影响了工程进度。 是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邓楠说: “夏商周工程不赶时间,不要献礼。 ” 对这一切,下商周断代工程项目办公室主任朱学文一言概之: 5000 年文明是普通中国人的一个信念;夏商周断代工程证明了一点:信念也是需要走向科学的。 相关背景资料: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长期以来有两千多年未建立年代学标尺。 司马迁《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 》仅追溯到公元前 841 年,再往上的《三代世表》便有世无年。 这一状况严重妨碍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深入了解。 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已经相继建立起年代学标尺相比一直是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缺憾。 这一段尚缺年代学标尺的两千多年文明史,大致包括五帝时代和夏、商、西周三代。 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由此往上,可追溯中国文明的起源,往下。凤凰世纪大讲堂20夏商周断代工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