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2内容摘要:
件站 : ( 1) 千年不衰; ( 2)信息时代输入较快捷; ( 3)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中小学课件站 时 代 出现或常用字体 原始社会 商朝 周朝 秦朝 汉朝 三国两晋 刻画符号(原始文字)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隶书 草书、楷书、行书 草书、楷书、行书走向成熟 、金文 中小学课件站 五、青铜器 ( 1)产生: 青铜器的铸造可追溯到商以前,至商朝已达到青铜冶炼的成熟时期。 ( 2)原材料:铜、锡、铅。 ( 3)地位:青铜冶炼是商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其工艺技术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中小学课件站 人面纹方鼎 乳丁纹平底爵 中小学课件站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由青铜铸造的,那什么是青铜器呢。 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是怎样的呢。 司母戊鼎文字拓片 中小学课件站 1)工匠先用 1000℃ 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中小学课件站 ( 4)青铜器铸造的步骤: 塑成泥模 —— 制作范具 —— 熔化合金 —— 铜液浇注 —— 冷却加工 中小学课件站 计算题: 铸造青铜器需用坩埚熔铜,每个坩埚可溶铜 斤 左右,司母戊鼎重 832. 8公斤,请计算要 多少坩埚 同时并用才能实现同时浇灌。 假如一个坩埚的操作场地为 2平方米 ,运料、烧炭、观察火色、运液浇灌等操作人员平均每个坩埚 3人 ,需 多大场地 , 多少工作人员。 ( 70个坩埚, 140平方米, 210个人) 中小学课件站 技能高超、规模庞大、组织有方、 管理得法、通力合作、名。20xx秋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2
相关推荐
南门徙木 商鞅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 工作。 说服秦王 获得支持 论战权贵 扫清障碍 南门徙木 取信于民 奖励耕织、垦荒,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 《 史记 》 奖励耕织、垦荒,开垦的荒地归私人 …… 这些法令 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对 国家有什么好处。 奖励军功。 商鞅规定爵位为二十级,凡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以赏爵一级,要做官的给五十石俸禄的官
教育名言。 教育教学 : 3000弟子 72贤人; 总结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中小学课件站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 要经常温习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中小学课件站 说一说 整理典籍 : 《 诗 》 、 《 书 》 、 《 春秋 》 著作 : 《 论语 》 文化成就 中小学课件站 课本 P47。
《 论语 》 书影 “ 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仁 ” 是指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 孔子说: “ 仁者爱人 ”。 他要求统治者实行“ 仁政德治 ” ,父子兄弟要孝悌,人与人要讲诚信 „„ 【 知识窗 】 【 畅想天地 】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 《 论语 颜渊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论语 卫灵公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大象 象 大口,卷尾,张牙舞爪,好一幅凶恶相,老虎的特征就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虎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站 比较下列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写法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站 如果我们把甲骨文比作呱呱坠地的婴儿的话,那么今天的汉字就是个足够成熟的成年人了。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站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一生肖吗。 狗 猴 龙 虎 鸡 马 牛 蛇 鼠 羊 猪 兔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站 单 商 家
制 和 宗法制 ( 1)目的: ( 2)方法: ( 3)主要封国: ( 4)诸侯的义务 : ( 5)作用: 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建立诸侯国,“授民授疆土”。 卫、鲁、齐、宋、晋、燕。 镇守疆土、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 拓展疆域、完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 ( 思考:分封制有没有消极作用 ——危险。 ) 周天子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士 士 士 士 平民 平民
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 河曲智叟无话可说。 虽 ① 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 ② 也。 而山不加增 ③ ,何苦 ④ 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①虽: 即使。 ②穷匮: 穷尽。 ③加增: 增加高度。 ④苦: 愁,担心。 重点词语 7C中小学课件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 ① 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