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语文版语文七上第25课诗五首2内容摘要:
介 郑谷 (约 848约 909),晚唐诗人,字守愚,袁州人。 有诗集 《 云台编 》。 淮上,即扬州。 江苏省的城市,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32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 上与友人别 郑谷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 ,我却要往长安而去。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杨花:飘飞的柳絮。 “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宴上正要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春天里的 离别 依依惜别的深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36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37 王勃(约 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有 《 王子安集 》。 他与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齐名,并称“ 初唐四杰 ”,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作者简介 离愁别绪 ,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城阙 辅三秦,风烟望 五津。 qu232。 城阙: 五津: 指长安,送别之地。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hu224。 n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大意: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 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作者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作者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无为 在 岐路 ,儿女共 沾巾。 q237。 无为: 岐路: 沾巾: 无须。20xx秋语文版语文七上第25课诗五首2
相关推荐
格。 (语言生动质朴,运用顶真、问答、排比、复沓、对偶等句式) 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 B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
为荣(第 8段 ) ⑤遵守诺言(第 1 2 27段) 无私的爱 感 动 克服困难,送 生活费和营养 品。 照顾情绪,别 人代送。 孤零零地回家 1.“ 母亲”和“我”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文章是通过哪些事来表现的。 “母亲”和“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母亲 1~ 4收留了 “ 我 ” ,改变泼辣性格 5~ 8含辛茹苦,调养女儿 9~ 13抑制孤独痛苦 ,乐观待女儿 我 ,并为母亲自豪。
作者其实是在旁征博引 , 使读者更加信服 , 因为如果单独从一本书上找到证据 ,显得缺乏说服力 , 这样可以使他们相互印证。 而第 7段对刘珍的说明 , 则证明了刘珍的 《 东观记 》 的可靠性 , 更加使人信服 ,显示了论证的严密。 《 后汉书 》 所载,吴汉 ‚ 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 从 来看,“杀妻”不可能。 吴汉的为人 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 吴汉杀妻 ‛
御风不以 疾 也 或 王命急宣 飞 漱 其间 至于 夏水 襄 陵 属引 凄异 1清荣峻茂, 良 多趣味 在 如果 隔绝 消失 极(高) 即使 有时 冲荡、冲刷 到了 连续不断 的确,确实 奔驰的马 快 上,漫上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 至于 夏水襄陵 古义: 今义: ② 或 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 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由两个词构成 )至:到,动词;于
)愿为 市.鞍马( 动词 , 买 ) ② 将 将.军百战死( 名词 , 高级将领 )出郭相扶 将.( 动词 , 扶持 ) ③ 帖 昨夜见军 帖.( 名词 , 文书 , 告示 )对镜 帖.花黄( 动词 , 通 “ 贴 ” , 粘贴 ) 7C中小学课件 ④ 机 不闻 机.杼声( 名词 , 织布机 )万里赴戎 机.( 名词 , 战争 ) ⑤ 朔 朔.气传金柝( 北方
熟 尔。 ”康肃 忿然 曰 “ 尔 安 敢 轻 吾射。 ”翁曰:“ 以 我酌油知 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 覆 其口, 徐 以 杓酌油 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 亦无他, 唯 手熟尔。 ”康肃笑而 遣 之。 懂 没有别的(奥妙) 不过 熟练 同“耳”,罢了 气愤的样子 你 怎么 看轻,形容词作动词 凭、靠 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盖 慢慢地 注,注入 只,不过 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