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诸子百家2内容摘要:
姓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观点。 学生:韩非和李斯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期 春秋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仁的思想 仁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以德治民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三、墨家: 墨子 —— 代表平民利益 墨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言行记录在 《 墨子 》 一书中。 主张“非攻” “兼爱”、反对一切不义战争。 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 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 《 韩非子 》一书。 韩非子主张施行 “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 四、法家: 兵家: 孙武 春秋时期,兵家代表人物 著有 《 孙子兵法 》 ——“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战略思想。 何为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 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争 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经 济上 : 生产力的发展 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政治上: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 思想 文化:私学兴盛,促进民间文化教育的发展。 现实中:各国争霸的需要。 思考:。20xx秋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诸子百家2
相关推荐
了。 ”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 马棚失火 苛政猛于虎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件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 仁 ”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思想主张 1)主张“仁” 2)主张“礼” 3)主张“德政” ( 核心 ) 孔子 的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 ,孔子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
灵渠 长城 秦 5 、 其他方面 :北筑长城。 灵渠: 位于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也 叫 兴安渠或湘桂运河 ,是 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之一 ,其设计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5 、 其他方面 :南修灵渠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 本堂内容要点小结 秦的统一 完成统一 公元前 221年,定都咸阳 意义: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讨论) 有关鸟类消化特点的资料 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 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 10% — 30%。 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 2倍。 体重为 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 800— 1000克肉。 资料 1 中小学课件 : 消化能力强 ——— 直肠短,随时排便 ——— 食量大 ——— 及时提供能量 减轻飞行负担
称霸的原因是什么。 整顿内政 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 晋文公称霸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城濮之战 晋文公 晋文公 •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 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 漂泊 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 对内任用贤臣,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 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退避三舍” 4.
雄 (名称、 位置 ) 秦 魏 赵 燕 齐 楚 韩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上中下 同时并存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魏、赵、齐 魏、齐 秦、赵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战 国 主要战役 魏 赵 齐 桂陵 救命啊。 三、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春秋的争霸 军队数量较少
周平王东迁洛 经典的故事导入 简洁的原因补充 资料一 :“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 ,辟 (避 )戎寇。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 ——《 史记 周本纪 》 材料二: 为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 整理自 《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教师用书 》 细说历史 观睹霸主风采 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