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北方的民族交融3内容摘要:
迁都 洛阳 平城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 孝文帝 迁都洛阳 原因 影响 平城出产的 粮食不能满足 都城众多人口的 需要 平城 位置偏北 , 不利于 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 不利于 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为 进一步实行改革 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 魏书 》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 , 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 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 资治通鉴 》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身着汉服(左)和胡服(右)的陶俑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鲜卑族姓 汉族姓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达奚 奚 丘穆棱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忽忸于 于 材料二:“ 魏主 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 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 宜改姓元氏。 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 —— 《 资治通鉴 》 将鲜卑族的姓氏 改为汉。20xx秋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北方的民族交融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