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广东省中山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8内容摘要:

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 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 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 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 Peter Rosegger, 1843— 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 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 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 洒 . 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 加 . 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 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 泊 . 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 添 . 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 画 . 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 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 ⑨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 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7.题为“江南的冬景”,但为什么第 1段却细致地描写了北国冬天的趣味。 ( 3分) 8.第 5段描写花草多从什么角度切入。 其作用是什么。 ( 3分) 9.请对第 7段中的加点的动词进行赏析。 ( 3分) 10.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 A.第 2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地展现了江南冬天的生机活力。 B.闽粤之地的冬天和暖如春,与北国冬天形成对比,突出了北国冬天的寒冷。 C. 第 5段中的“莫名其妙”一词说明了江南冬天气候神秘变化不定。 D.在作者看来江南冬天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其景,还在于其能让人领悟到洒脱的人生境界。 E.文章语调舒缓,有如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自然,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F.文章虽是写景,但不乏直抒胸臆之处,与《故都的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12.试比较本文与郁达夫另一篇散文作品《故都的秋》在景与情两方面的特点。 ( 4分) 《江南的冬景》景 ;情: 《故都的秋》 景 ;情: (三)默写。 ( 6分)【任选 6空,超过 6空,按前 6空评分】 13.( 1)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2) ,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 ( 3)夕阳下, ,两三航未曾着岸。 (马致远《远浦帆归》) ( 4)故 ,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 5)天下莫柔弱于水, ,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老子》) ( 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