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与检验-20xx年高考化学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内容摘要:
或方法错误的是 ( ) A. HNO3溶液 (H2SO4),适量 BaCl2溶液,过滤 B. CO2(SO2),酸性 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 KNO3晶体 (NaCl),蒸馏水,结晶 D. C2H5OH(CH3COOH),加足量 CaO,蒸馏 【答案】 A 【名师点睛】 1.加热法 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去。 例如:食盐中混有氯化铵,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2.沉淀法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试剂能将前面所加试剂的过量部分除去,最后加的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 例如,加适量 BaCl2溶液可除去 NaCl中混有的 Na2SO4。 3.转化法 不能通过一次反应达到分离的目的,要经过转化为其他物质才能分离,然后再 将转化物质恢复为原物质。 例如:分离 Fe3+ 和 Al3+ 时,可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生成 Fe(OH)3和 NaAlO2,过滤后,再加盐酸重新生成 Fe3+ 和 Al3+。 注意转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4.酸碱法 被提纯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发生反应,用酸碱作除杂试剂。 例如:用盐酸除去 SiO2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等。 5.氧化还原法 (1)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使其被氧化为被提纯物质。 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 FeCl2的 FeCl3溶液中,除去 FeCl2杂质。 (2)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其还原为被提纯物质。 例如:将过量铁粉加入混有 FeCl3的 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即可除去 FeCl3杂质。 6.调节 pH法 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 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 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 例如:在 CaCl2溶液中含有 FeCl3杂质,由于三氯化铁的水解,溶液是酸性溶液,就可采用调节溶液 pH的办法将 Fe3+ 沉淀出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7.电解法 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如电解精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粗铜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除气体中的杂质可用溶液进行洗气,如除 CO中的 CO2,可用盛有 NaOH溶液的洗气瓶;也可用固体转化法,如除 CO2中的 CO 可通过灼热的 CuO。 但不能用气体转化法,如除 CO2中的 CO 不能通过 2CO+O2 =2CO2除杂,因为 O2用量不易控制,容易混入新的杂质 O2。 易错起源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例 2.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双选 )( ) A. 制备 Al(OH)3悬浊液:向 1 molL - 1 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 6 molL - 1 NaOH溶液 B. 提纯含有 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饱和 Na2CO3溶液 ,振荡后静置分液 , 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 , 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 , 再滴加 KSCN溶液 , 观察实验现象 D. 探究催化剂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 ,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2 mL 5% H2O2和 1 mL H2O,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2 mL 5% H2O2和 1 mL FeCl3溶液 , 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者放 出 O2速率快 , 说明 FeCl3对 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 正确。 答案 BD 【变式探究】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 NO2- 、 SO42- 、 SO32- 、 CO32- 、 Cl- 、 I- 等阴离子。 某同学取 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用 pH计测得溶液的 pH 大于 7 ② 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 加入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 加足量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专题14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与检验-20xx年高考化学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